2009-4-29  流水。落花。古道

龍潭的小粗坑古道,溪流夾伴油桐樹,每當五月的桐花季,滿山雪白油桐飄落,順溪漂流的落花,把小粗坑古道,妝點成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一般。


「粗坑」原是此地小溪的名字,主流稱為大粗坑,支流稱為小粗坑,小粗坑古道是日據時代闢建、沿著小粗坑溪溯溪而上的小徑,當時是一條牛車道,據說可直達石門水庫。早年這條路是粗坑、關西十寮、竹坊、茅武督等地居民運送物資出入的必經之路,風光多年,後來由於興建石門水庫,淹沒了許多田園屋舍,居民陸續他遷,山區住戶越來越少,加上童話世界闢建後,興建了可通行汽車的柏油馬路,古道因此失去了交通的重要性而逐漸沒落。


古道範圍不大,從入口處客家伯公廟一直走到石門山與粗坑山登山口,來回全程約1.5小時,綠蔭遮蔽,蛇木叢生,還有潺潺小溪相伴,一路走來備覺神清氣爽,沿途種有許多油桐樹,隨處可見桐花飄落地面、水面,令人驚豔。沿途並有許多景觀資源及農作特產,五、六月盛產新鮮香菇,仲夏時節有嫩得出水的綠竹筍,初秋有茭白筍,秋末則是苦茶收成,一片豐饒農村景象。

01.


02.


03.


04.


05.
[img]http://blog....

2009-4-29 06:41 PM - ueng8084 - 118 觀看 - 2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27  兩倍的幸福

四葉酢漿草,是幸運的表徵,難能可貴的幸運,誰能尋到了這四葉酢漿草,誰就擁有了幸運。

四葉酢漿草是幸福的草,那二葉的酢漿草呢,應該是兩倍的幸福。

今天,在學校花台上,找到了這兩倍的幸福......







【延伸日誌】:
酢漿草
牆角的紫花酢漿草
酢漿草
紫花酢漿草

[ueng8084 在  2009-4-27 12:32 PM 作了最後編輯]

2009-4-27 12:31 PM - ueng8084 - 96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26  花開花落

五月的季節,是油桐的季節。五月的天空,是油桐的天空。

雖然天空還是陰暗暗的,偶而還飄起綿綿細雨,但土城桐花公園的人群,可沒因天公不作美而消失不見,登山健行的,賞花拍照的,還是一樣擠滿公園處處。幾日的雨水,雖把花兒打落不少,但樹梢上還是布滿雪白的花朵,在風中在細雨中搖曳,地面上,飄落的小花,靜靜的鋪滿枝葉間,鋪滿地面的泥土上。

偶一陣風輕輕吹過,揚起點點雪白花落,無法用相機捕捉的花落,就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

枝頭油桐地上也油桐,花開也花落......

01.


02.


03.


04.


05.


06.


07.
[img]http://blog.pmes.tyc.edu.tw/UploadFiles/2009-4/26161...

2009-4-26 05:45 PM - ueng8084 - 68 觀看 - 1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20  發現春天。後慈湖

發現春天。後慈湖
小蝸牛倒吊著表演特技
慶祝著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掌聲響徹雲霄



發現春天。後慈湖
小紅葉賣力的長出嫩葉
慶祝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樹梢增添繽紛



發現春天。後慈湖
枝椏間布滿了芝麻飯團
慶祝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糧食富饒豐盈



發現春天。後慈湖
大陽光灑落在圍欄扶手
慶祝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腳步堅定穩固



發現春天。後慈湖
青楓葉迎向著遠山新綠
慶祝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想像無限延伸



發現春天。後慈湖
小楓樹奮力的鑽出土石
慶祝著春天的到來
讓春天的生命充滿奇蹟
[img]http://blog.pmes.tyc.edu.tw/UploadFiles/2009-4/19187566489.jpg[/img...

2009-4-20 10:29 AM - ueng8084 - 113 觀看 - 3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19  雨霧中的竹子湖




陽明山竹子湖海芋花季,從三月底到五月初,竹子湖一帶山坡地,海芋花田盛開,不管是平日還是假日,遊客總是攜攘往來,也不管是天晴還是陰雨,人群也總是絡繹不絕。



在師友月刊總編大人帶領下,來到竹子湖拍攝照片,原本冀望陽光普照,老天爺卻給個陰雨綿綿的天候。縱令天候不佳,但海芋並沒有羞於見人而躲起來,仍舊嬌豔欲滴的盛開著,喇叭狀的白色花莖上,鋪滿晶瑩水珠,而山巒上迷漫一片雲霧,搭配上綠意盎然的海芋花田,就宛如人間仙境一般,如夢似幻卻真。



雲霧斜雨中的花田,有著花季的爛漫,有著生命的瞬間感動,走過花田,走過這一季陽明山的美麗燦爛。


連綿的海芋花田


看這一季的海芋


白色花莖葉片上的晶瑩水珠


日本小紅楓也燦爛


整片紫鳳凰讓人心醉
[img]http://blog.pm...

2009-4-19 11:56 AM - ueng8084 - 103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13  再讀「轉山」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書局閒逛要購買去漠北的旅遊參考書籍,距離西藏回來已經一年的時間,這中間西藏旅遊已成最夯的行程,一票西藏有關的旅遊書充斥書局陳列架,每個作者都以自身來回西藏為主軸,介紹各種獨家玩法,無非藉以刺激買氣,拉抬西藏旅遊路線。當時約略翻了一下「轉山」這本書,對字裡行間作者敘述有一大致瞭解,但當下的心情感受:『作者為逃避失戀的痛苦,而選擇逃避自我放逐到雲南,個人不予茍同,但對作者能在單騎西藏的過程中,找到人生的價值,感到欣慰。』比起另一本西藏旅遊書「45%的天堂」,這本「轉山」就被放回書架上。

時隔半年,為了山西旅程又在書局陳列架前徘徊,因已看過「45%的天堂」了,這本「轉山」也就被買回家中,一樣翻閱一次,讀的心情和第一次在書局看的感受大致差不多,總是以一個流浪者的角度嘗試去感受作者所遭遇承受的苦與痛。雖然有許多作家名人推薦這書,但或許真的自己火侯不足,無法深刻體會作家名人推薦的用意,與作者在單騎天涯歷練的收獲,也可能自己已經來回西藏的既有印象,總跳脫不出文字,無法與作者同心同感,書翻了兩三次就被擺在回家中書櫃裡。

寒假走訪山西,在大雪紛飛的常家莊園,感受寂靜之中的靜謐沉靜,心中有著不同的感受,道「平常心」沒錯,但換個角度看「心常平」更有高一層境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許久沒有動腦跳脫來思考了,這「心常平」猶如一記大地春雷,敲醒內心。從山西回來之後,經過近兩個月的沉澱思考,又經過公務繁忙之際,在原住民運動會中,「快樂就好」的醒悟,動腦思索去除本身的個人主觀,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或以第二者、第三者的位置去思考,有了所不同的體會。感覺自己心境已有了轉變,從書櫃裡把「轉山」這書拿了出來重新再讀,這次翻閱心境不同,當真和前幾次看書有不同的感受,時空環境心境,感受到「轉山」對生命的激盪。

『作者以第二人稱「你」來稱呼自己,像是在看著另一個「我」,有了反省與...

2009-4-13 07:46 AM - ueng8084 - 3154 觀看 - 0 評論 - 文字海洋

2009-4-5  冬日太陽的故鄉

北緯23.5度的一條臍帶,串連日月星辰的共同歸宿;北緯23.5度的一道弧線,劃分春夏秋冬的四季纏綿。


每次返回嘉義,總不忘到這兒走走,看看這台灣特有的地標物,矗立於省道旁的高聳地標,「北回歸線」大字明顯而耀眼。白天時特立於喧囂車龍外的傲然沉靜,夜晚時閃爍於藍天星空下的靜謐安詳,猶記那年整個輔導團揮軍南下,參訪於此的豐沛行囊,特有的教學場域,特有的建築標記。北回歸線印記,從負笈嘉義求學開始,每次搭車總會經過,那樣的鮮明卻又遙遠的記憶,不復弱冠的年少,北回依舊,而地標物已更迭,六代輪迴,牽動嘉義人的記憶敏感神經,往昔只是簡單的標記,如今這龐然大物,扮演起教育文化重責大任。


一條緯度線,穿越台灣嘉義花蓮兩地,穿越地球黃道偏移,23.5度的數字,不是樂透明牌號碼,卻成為全世界共有的數字定律,一種共有的智慧模式,讓23.5度維持不墜,太陽也為之依循,地球也為之傾斜,似是冥冥之中大自然的一種巧妙安排,23.5度,就這樣從古至今,延續到未知的久遠。


在北回歸線園區內隨性移動,諾大的廣場內,太陽系行星,星空星座,搭配璀燦的銀河步道,燈影人影,路燈車燈,交織於四周,可以品一杯23.5度的咖啡,可以流連宇宙蒼穹的星空魅影,每次到這,總有不同的景觀,流連也好,駐足也行,「北回歸線」總是以它廣大的懷抱,接納遠方歸來的遊子,撫慰每一個離鄉遊子的心。


北緯23.5度的一條臍帶,串連日月星辰的共同歸宿;北緯23.5度的一道弧線,劃分春夏秋冬的四季纏綿。

01.


02.
[img]http://blog.pmes.tyc.edu.tw/UploadFiles/2009-4/51122216808.jpg...

2009-4-5 11:38 AM - ueng8084 - 55 觀看 - 1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3  陽明山竹子湖海芋

陽明山竹子湖的海芋開了,那成片連綿的白色小喇叭,織錦成一片綠意中的白色鑲嵌,正當令的燦爛時節,值得假日走訪一遭。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2009-4-3 11:44 AM - ueng8084 - 96 觀看 - 1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4-3  海芋花香



是那一朵朵天使的小喇叭
吹奏春的序曲
是那一朵朵天使的小喇叭
吹奏春的喜悅
綠野平疇的大地
朵朵雪白鑲嵌出美麗連綿織錦
妝點出大地的驚歎
雲霧迷漫間
驀如沃野綻放的黎明
霎那揮灑絲絲的光亮
一朵朵雪白花葉
傲立在迷濛中
指引心的方向





2009-4-3 07:05 AM - ueng8084 - 98 觀看 - 5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25  海棠依舊

花台上的海棠開的燦爛,在暖暖春陽中,那樣嬌羞可愛,閃動的紅花,在綠葉中舞動,若說紅花須有綠葉配,卻道綠葉讓紅花更加豔麗。

想起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的詞:「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也許沒有多少人注意這花台上的海棠,但海棠依舊......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img]http://blog.pmes.tyc.edu.tw/UploadFiles/2009-3...

2009-3-25 05:23 PM - ueng8084 - 45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22  毋忘在莒金門行之九

瓊林聚落是目前國內保持最完整的傳統宗族聚落,大大小小有八個祠堂七棟大厝,而且此七座八祠皆已列為古蹟,由其在蔡氏宗祠內,看到其歷代祖先的豐功偉業牌匾,整個家世文風昌盛,登科為官者大有人在,可謂書香門第世家。


葉章湖落星塔的海濱,海灘上俱是反登陸的鐵軌,當年戰火遺跡依舊,如今又留下這些供後人憑弔。金沙溪的河口生態保護區,擁有為數眾多的水鳥棲息,各種鳥類在這保護區內,受到最好的保護,也讓鳥類生態觀察,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都是因戰地而幸而得以完整保留。


金門三天生態研習,充滿了人文氣息,也有戰地風光,更有歷史演義在其中,不虛此行。

53.瓊林聚落


54.瓊林聚落的房屋建築


55.瓊林聚落斑駁的屋牆


56.瓊林聚落的屋牆


57.停在村落中的鳥兒


58.蔡氏十世宗祠


59...

2009-3-22 07:28 PM - ueng8084 - 30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22  毋忘在莒金門行之八

馬山觀測站位於金門的最北端,與大陸的大小嶝島相距僅2公里,而素有「天下第一哨」之稱,想像當年那景況,在這服役的國軍官兵,心臟一定要很強才行。


瓊林地下坑道,也是當年民防自衛隊所構築,貫穿瓊林全村,狹窄的坑道幾僅能容一人通行其間,幽暗中透著神秘、肅殺的氣息。走出坑道正面對一尊風獅爺,高大神武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27.馬山全區導覽圖


28.樹上的大鵲窩


29.觀測站入口圍牆


30.馬山播音站


31.觀測站入口處的壁刻


32.入口


33.進入觀測站長長的坑道


34.從觀測站內眺望大陸對岸屋宇清晰可辨
[img]http://blo...

2009-3-22 07:28 PM - ueng8084 - 19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22  毋忘在莒金門行之七

昨天下了整天的雨,原本還擔心第三天機場會關閉,幸好一早天氣還算穩定,只是霧多了些罷了。


上午先至太武山,到金門是一定要到太武山看那「毋忘在莒」的勒石,在太武山除了「毋忘在莒」外,還走訪了重要的一些景點,如鄭成功觀兵奕棋處、倒影塔、海印寺、頑石點頭等,下山走到屏東後,繼續到馬山參訪。


下午轉往瓊林聚落,除參觀當地的閩式傳統建築及蔡氏宗祠,還實地走進瓊林的地下民防坑道,然後到金沙的下塘頭葉章湖落星塔海濱,進行海濱生態觀察,最後到金沙溪河口生態做鳥類觀察,然後搭乘下午五點的飛機返回台北,結束這三天的金門生態研習活動。

01.太武山玉章路入口指示


02.玉章路牌坊


03.從玉章路上眺望太武山盡是花崗岩


04.太武山上的碉堡


05.劉玉章將軍銅像


06.劉玉章將軍銅像


07...

2009-3-22 07:27 PM - ueng8084 - 21 觀看 - 0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22  三月木棉花開時

又是三月木棉花開時,紅花爬上樹梢
假日陽光的午后,恣意綻放著
車流人往的道路旁,是否有誰駐足?

滿樹的鮮麗,在風中輕輕搖晃著
三月的木棉,透露春天最深的想念~~
想念春天!想念滿樹的紅花,想念那青春的年少

再聆聽!那曾經的青澀歲月~~
「木棉道」,曾經有過的年輕!!

紅紅的花開滿了木棉道
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
沈沈的夜徘徊在木棉道
輕輕的風吹過了樹梢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
那是去年夏天的高潮
木棉道我怎能忘了
那是夢裡難忘的波濤

愛情就像木棉道
季節過去就謝了
愛情就像那木棉道
蟬聲綿綿斷不了

01.


02.


03.


04.


05.


06.


07.
[img]http://blog.p...

2009-3-22 07:04 PM - ueng8084 - 47 觀看 - 2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2009-3-17  毋忘在莒金門行之六

金水國小是許多金門人的老母校,歷經戰火歲月後再修護之下,現位做為「出洋客的固事」展示館,金水國小雖已廢校,但過往點滴還是存在金門人的心中。「有水頭富,無水頭厝」的水頭聚落洋樓群,當年富裕的水頭村番仔樓,是村民多大的驕傲,讓我們看到金門過往曾有的繁華。

民防坑道是金門當年因應戰地需要,而構築出來特有的景觀,想見那烽火戰亂年代,為維持社會生活政治經濟,在地底下宛如迷宮的坑道,穿梭連接於各政經要地,雖如今說功成身退,也讓我們感慨那戰爭年代的緊張情勢氣氛。

79.金水國小展示館大廳


80.水頭聚落歷史展示


81.當年的教室


82.藥房


83.出洋客的故事展示


84.教室走廊


85.金水國小校門
[img]http://blog.pmes.tyc.edu.tw/UploadFiles/...

2009-3-17 07:58 PM - ueng8084 - 59 觀看 - 1 評論 - 美美攝影交流版

 330  9/22  | <  7  8  9  10  11  12  13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