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31  3/3  <  1  2  3 


 
主題: [閒話家常] [驚奇]1500隻羊集體自殺?   字型大小:||| 
紅包s7533967s
該會員已被刪除

 . 積分:
 . 文章:
 . 收花: 支
 . 送花: 支
 . 比例:
 . 在線: 小時
 . 瀏覽: 頁
 . 註冊:
 . 失蹤:
#31 : 2005-7-17 03:44 AM     只看本作者 引言回覆


引用:
Moonmog寫到:
我猜那些羊把自己當成旅鼠了

記得好像有個故事就是在講為何旅鼠要跳崖的喔?


旅鼠的族群數會很規律地以四年為週期大幅波動,是長達一個世紀的生態之謎。甚至傳說還認為牠們在族群數太大時,還會集體相約從懸崖跳海自盡。歐洲科學家在研究格林蘭的旅鼠發現,原來這樣的週期性族群波動,是拜饑腸轆轆的獵食者所賜。

經過了十五年的研究,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生態學家Olivier Gilg和德國費萊堡大學的Benoit Sittler發現四種獵食者--雪鴞、賊鷗、北極狐和鼬,是該四年一次的波動之主嫌,使旅鼠的族群突然間暴增之後又幾近絕跡。

Gilg指出,對旅鼠古怪行為的解釋,少說也有上打的假說,彼此之間捍衛自己理論的程度甚至差點就釀成決鬥事件。有許多人乾脆認為這是好幾股力量在運作的,可是Gilg卻認為,單只用獵食者,就可以解釋得通了。

賓州州立大學的族群生態學家Peter J. Hudson指出,這樣的循環也發生在鳥類、昆蟲和山貓等大型哺乳動物。

旅鼠的族群波動早就引起人們的遐想,早在十六世紀,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傳說甚至還認為,旅鼠是週期性地像雨一般從天而降的。

近來科學家已經測試了好幾個較合理的假說,如氣候變化和旅鼠食用的植物可能會有週期性的變化,又或者旅鼠的高密度減低了繁殖力,造成旅鼠數量直線下滑。甚至連太陽黑子,都曾被討論過。

他們利用格林蘭夏日幾乎無止境的白晝來增加觀察獵食者的時間。而且廣闊的苔原,也更容易作旅鼠的觀察和計數。他們發現苔原提供了旅鼠大量的食物,沙土讓牠們可以挖地洞,於是牠們的數量得以大增。

可是當旅鼠大量增長時,狐狸、賊鷗和雪鴞就開始捕食更多旅鼠。一對雪鴞甚至在一天內可以把50隻旅鼠帶回巢中享用。鼬更是捕食旅鼠的專家,在旅鼠繁盛的一年後,鼬的數量也跟著大增,在接下來一年幾乎把旅鼠掃蕩一空。

他們僅依據獵食者的行為,建立了一個預測旅鼠族群數的模式,結果發現該模型準確地預測了自然界中四年一週的波動。

Hudson對他們的研究結果讚譽有加,認為這是自然界反映出基礎理論預測的少數例子之一,並認為將來一定會列入生物學教科書中。

原學術論文: O. Gilg, I. Hanski & B. Sittler. Cyclic Dynamics in a Simple Vertebrate Predator-Prey Community. Science Oct 31 2003 302: 866-868.
參考資料
http://www.bookzone.com.tw/newsl ... er108/epaper108.htm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31  3/3  <  1  2  3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2 05:37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18088 second(s), 6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