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 但興趣很廣

2009吳哥窟之旅-吳哥城之南城門

@ 2010-5-26 09:18 PM

吳哥城 (Angkor Thom)

城門於闍耶跋摩七世(約12世紀)所擴建,共有五門。

鑑於先前被占婆人入侵的慘痛經驗,

吳哥城城牆築得特別高又厚實,城外建有護城河。

吳哥城最外圍是由3公尺的護城河,以及紅土所建的8公尺高的城壁所包圍著。

點擊查看全圖



外圍有五座城門:南大門、北大門、西大門、死者門、勝利門(後二門均在東方)。
各城門是塔的造型,均雕有四面佛。
門的兩旁,各有一個三頭石象,象鼻垂到地吸住蓮花,只是被嚴重破壞。
(目前較完整的雕像是在東邊的勝利門)

現在都由保存較完整的南門進出,
也因為保護古蹟之故,大客車已不准駛入吳哥城。







真臘風土記之城廓篇:『州城周圍可二十里,有五門,
門各兩重,惟東向開二門,餘向皆一門。
城之外巨濠,濠之上通衢大道,橋之兩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
如石將軍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
印證起來是沒錯的,
所稱的54枚石將軍,
即是『乳海翻騰』的善神與阿修羅各27尊。



這是阿修羅團隊
點擊查看全圖




這是善神團隊
點擊查看全圖
手中握著那伽,拔河近千年



闍耶跋摩七世 (Jayavarman VII) 奪回淪陷的首都吳哥後,
於吳哥窟以北 1.7 公里,建造四方型的圍城,
以供奉佛教為主題,建立了吳哥城(Angkor Thom) 。
據考究估計當時人口達到一百萬,

但因印度教種姓制度的關係仍在,
推測住於城內的均屬貴族,
一般百姓只能居住於城外範圍。
原來木結構的建築已不存在,剩下都是大石砌成的部份,
但仍顯示出當時工程之浩大及高湛之雕刻藝術。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