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 但興趣很廣

彰化2日遊之鹿港-金門館,龍山寺(5)

@ 2011-8-6 02:59 PM

點擊查看全圖
前往龍山寺途中,途經金門館
但並未細瞧,金門館原稱浯江館,
就是金門同鄉會館,現在也不會提供住宿啦~
裡面奉祀的是蘇府王爺。

繼續延著金門街向西走,終於到了目的--龍山寺

點擊查看全圖



在我大學時代,來鹿港2次,
龍山寺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因為劃定為國家古蹟,一直在整修,
及至整修完成,未久又遇921大地震,
把整修的給震垮了,至民國97年才完工。

龍山寺為宋代的傳統建築格式,
分別為山門、五門殿、正殿、後殿,
除了山門外,各殿各有龍柱一對,
也就是有3對的龍柱,
是台灣少有的寺廟建築。

入山門見到五門殿
點擊查看全圖

山門後花圃旁的圍籬及石刻神像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古樸的山門
點擊查看全圖

第1對龍柱,和其他寺廟比,線條簡潔,形象蒼勁有力,極為難得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這張測光不準)

美麗的窗櫺雕刻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兩廂迴廊
點擊查看全圖

第2對龍柱
點擊查看全圖點擊查看全圖

主祀的觀音,法相莊嚴
上有匾額-普濟群生
點擊查看全圖

上有古樸燈籠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進入後殿,
看到第3對龍柱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左右樑上各有祥獅雕刻一對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點擊查看全圖

最後,在五門殿的大門上頭找到全台最漂亮的藻井
點擊查看全圖

比之艋舺龍山寺香火鼎盛,
鹿港龍山寺倒是寂蓼許多,
但在建築上,卻保留了許多的原貌,
算是台灣寺廟建築上的一大重點!

往南區遊客中心,
經過龍山寺旁的小徑
點擊查看全圖



龍山寺
=================
傳說鹿港龍山寺創建於明末清初,主祀觀音菩薩,原址位於鹿港溝碼頭邊(今大有街)。
乾隆49年(1784)清朝核准同意鹿港與大陸泉州蚶江對渡通商,
設鹿港為正口,開啟了鹿港繁華的一頁。
由於移民信士日眾,乾隆51年(1786)武官陳邦光倡議遷建,
士紳林振嵩、許樂三主持遷建工程至現址。
乾隆57年(1792)龍山寺因地震而受損,
乾隆60年(1795)重修時,由日茂行林振嵩之子林文濬主持,至嘉慶3年(1798)完成修復工程。
道光9年(1829)龍山寺因牆垣剝落而重修,由日茂行林廷璋主持重修,
至道光11年(1831)完成,此次的重修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咸豐2年(1852)龍山寺再度重修,
並增建拜殿,至咸豐8年(1858)完成修建。

金門館
==================
嘉慶10年(1805)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館。
金門館原名「浯江館」,道光14年(1834)重修,當時聘請金門籍「開台進士」鄭用錫擔任重修總理。
金門館為二進一院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及正殿。正殿主祀蘇府王爺,是金門人的守護神。
金門館同時兼具有「同鄉會館」與「水師會館」的功能,兩旁廂廊為昔日提供給弁丁人士住宿的空間。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
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以上摘自鹿港觀光旅遊資訊網)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