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
但興趣很廣
彰化2日遊之鹿港-丁家大宅(7)
@ 2011-8-11 12:15 AM走出辜家老宅,
向右看,
就是丁家大宅,又稱丁進士宅。
丁家先祖本在鹿港經商,
創立協源號,
在清光緒年間,丁家第六公子丁壽泉考上進士,
而於五福大街(現今的中山路),買下店面三座,
稱為「新協源」,即為現址「進士第」。
看導覽簡介,
丁家大宅為「三坎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
是鹿港街屋中保存格局完整的建築。
何謂三坎三進?
坎為店面,進為房屋深度,
也就是有三個店面寬度,三間房屋深度,
二院,當然就是二個庭院。
民國89年九二一地震,丁家古厝房屋受損,
同年指定為縣定古蹟,92年進行修復,
民國94年完成修復。
(難怪以前對這屋沒印象,原來以前是私人財產!)
"日"字型結構的四合院,左右廂房有10多間 。
由後頭走到前頭一瞧, 前頭店面果真面臨中山路,
原先經過時還探頭進來瞧,
不敢進入是因為恐怕係私人住宅,叼擾人家了。
下次記得,直接從大門進入,後門出去,再接辜家老宅就是啦。
(後查丁家祖先可能是回民,且丁家與台灣辜家,顏家,霧峰的林家都有聯姻關係)
時值中午一點了,還沒吃飯,真有點委曲。
趕快往下個地點去用餐…
丁家大宅(丁進士第)
====================
道光5年(1825)鹿港丁協源十八世先祖丁樸實,
攜四子克家,自泉州陳埭鄉江頭村渡海來台,
初期經營雜貨業,後來發展為船頭行,與大陸通商,
從事貨物買賣,並於鹿港創立「協源號」商行。
同治、光緒年間,丁克家事業有成後,非常重視子弟的教育,
光緒6年(1880)其六子丁壽泉進士及第。由於丁家家族人口眾多,
遂於五福街買下店屋三座,做為三房、五房和六房的房舍,
稱為「新協源」,即今進士第,而舊宅則稱為「舊協源」。
日治時期,鹿港五福大街因市區改正,於昭和8年(1933)拓寬道路,
丁家古厝臨街的店屋遭拆除,改建為洗石子仿洋式二樓建築。
民國89年九二一地震,丁家古厝房屋受損,
民國89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92年3月17日由政府進行修復,
丁家古厝為「三坎三進二院」的建築格局,
是鹿港街屋中保存格局完整的建築。
由於位在五福大街(今中山路),是鹿港的主要商業街道,
故臨街房舍設置三個店面,做為經商之用。
丁家古厝第一進縱深約10餘公尺,內部設有樓井,做為房舍內部採光與通風之用,
室內原開設拱門,可與兩旁店面相通,
中埕前有一口井,為昔日丁家飲用水的來源。
第二進為合院建築,是丁家的起居空間。
門廳兩旁的木屏彩繪為鹿港彩繪匠師郭友梅的作品,彌足珍貴。
門廳正門兩旁有泥塑作品,
分別是「孔明夜進出師表」、「狄仁傑望雲思親」、
「和靖詠梅」及「羲之喜鵝」泥塑,目前的作品為民國92年所修復。
正廳為丁家的祭祀空間,神明廳擺設三層供桌,
分別為頂桌、下桌及八仙桌,正廳兩旁木屏牆面,
符合傳統民居「左字右畫」的作法,
此書法是鹿港士紳蔡穀仁臨摹清代書法家陸潤庠的【滕王閣序】及徐有韜的書法墨跡。
丁家古厝進深長達70餘公尺,昔時鹿港街鎮的防禦設有隘門,
而民宅的後院亦設有二道門扇,做為自宅的防禦設施。
(以上摘自鹿港觀光文化資訊網)
[ant 在 2011-8-11 01:57 PM 作了最後編輯]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