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之二

@ 2009-2-12 08:44 PM

《封路。降雪亂行程》

昨日傍晚的大雪,在半夜已經停歇,清晨的榆次街頭冷冷清清的,只有早起的人們,零星的在街道上活動,鑽進當地居民生活的小巷市場中,暗陰的巷弄裡,早起賣早點的早市,一籠籠碩大飽滿的大饅頭,一張張大鐵鍋上煎烤的大餅,熱騰騰的蒸氣冒著煙,正在為一天的衣食張羅,不踏進當地,焉能體會看見真正的黃土高原。

早餐後從榆次進太原市,出發要前往大同,卻發現上高速路的道路匝口被封了,昨天傍晚的一場大雪,讓太原市區積雪處處,為了行車的安全,所以把太原市幾處大運高速的入口匝道封閉,這路這麼一封,可就會影響今天往大同去參觀雲岡石窟的行程。地陪打了幾通電話聯絡,確認大運高速路仍有通車,而且往北地區並沒有下雪,決定和司機郝師父選擇先走一般道路,再試看看其它的入口,但嘗試了兩個入口匝道,都一樣是不得其道上高速路後,只好臨時改變行程,先到太原煤炭博物館參觀,等中午過後,再看後續狀況想法子上高速路,也或許中午過後,入口匝道的路就通了也說不定,至少這樣還有景點可走,而不會平白一直嘗試,虛費了早上的時間。

《煤炭。礦工窩地底》

山西是中國產煤最大的省份,供應了大半個西北省份的用煤,只是這燒煤污染嚴重,在台灣也已經不再開採煤礦,而大陸地區這裡能源需求大,燒煤仍是主要的能源來源,自然就繼續且持續大量的開採。

太原煤炭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煤炭博物館,展示陳列傳統與現代,各種煤礦工業與開採方式,雖說資料與展品非常完備,但對已脫離燒煤的我們來說,就變成是一種教育展示,感覺也就比較不那麼強烈。而會讓人比較感興趣的,應是模擬礦坑,頭戴礦工帽,搭著運煤小台車,深入地底下,去看礦工地底工作實境,體驗礦工採煤的情形。

幽暗狹窄的地底坑道,礦工不見天日的窩在裡面工作,甚至需冒著生命的危險,來掙錢養家糊口,其中辛苦當非我們局外人所能瞭解體會,而那烏黑黑的煤,造就多少工業進步與社會能源,提供人類多少熱能來源,煤礦,絕對是老天爺賜給的大禮物,我們應當感恩才是。

《出關。雁門訴悲歌》

早早用過午餐,再次起身往大同前進,過了這些許時間,上高速路的匝道終於開放,順利的上了大運高速。從太原到大同約350公里的路程,整條高速路上的車輛並不多,冬天的季節,原本會到山西旅遊的遊客就不多,更遑論是從台灣來的團了,地陪小宇說一般台灣會來山西的,都是已經大陸跑得差不多,沒得選了才會到山西,想想這次組的團,倒也真的沒得選了。

有道是十年歷史看浦東,二十年的歷史看深圳,一百年歷史看上海,一千年歷史看北京,三千年歷史看西安,五千年歷史看山西。山西的歷史古蹟多,但卻是分散在山西廣大土地各處,因此到山西其中一半時間就會花在車程上,這次八天走一遭,從晉中往北到晉北,再返回晉中然後下晉南,最後再回到晉中結束行程,也真是一半時間都在拉車,不過至少不會像暑假那時漠北的行程,是整天拉車的狀況,但行程能不能順利,還是受限於天候和路況,就要祈禱不要再下大雪封路,昨天初抵三晉的大雪,就當是一個歡迎儀式就好。

預計四個小時車程到大同,中間穿過恆山腳下,近六公裡的雁門關隧道,車子速限變成和台灣雪隧一樣只有70公里,而中華第一關雁門關就在隧道上方的山頂上。說到雁門關就會讓人想起一門忠烈楊家將,從高速路上可以看到內長城和一座座烽火台的遺蹟,在那個戰亂的年代,雁門關山險和多少英雄事蹟,一一迴盪在冷冷的山巔上,雁門關外雁難飛,征戰沙場幾人回,歷史悲歌迴繞著雁門關,訴說這一樁樁一件件的過往。

《悸動。雲岡觀石窟》

應該說幸運的,從中午上了高速路,下午四點未到就已抵達大同市,晉北關外天氣也大晴,已近傍晚的清明藍天,讓人心境為之大好,原本擔心參觀雲岡石窟時會天候時間不佳,如今憂慮是一掃而空。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武周山山麓下,其文化遺產價值自然不用多說,整個石窟就鑿建在山壁中,歷經時空轉變與自然的考驗,雖說或多或少有損壞,但其歷史文化價值不容小覷。雲岡的歷史與石窟內容,在出發前就已仔細閱讀,自不在贅訴。其實想看雲岡,除了它是中國四大石窟之外,應該是為那大佛莊嚴的微笑,當下看盡我們凡人的貪嗔癡,仰觀大佛,頓覺自己的無知與渺小,到底是什麼原因與力量,讓那時的人能完成這不可思議的偉大功業,我想那時鑿窟造像的人,並沒有想到什麼偉大與歷史,他們只是當下去完成一件事,而且是單純的一輩子就完成這一件事,那為什麼我們現代人往往無法做出同樣的事?只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想做,只因為我們有太多的慾念奢求,如果能放下種種慾求,放下太多的放不下的事,那自然會清心不少,只是說到放下,又何其容易,要放下不見得放得下,那就遑論種種是非功過與物質奢念,只怕到了能真正放下時,已是雙手一攤,再無重來機會了。

站在大佛腳下,顯得自己的無知與醜陋,以前走過絲路看過莫高窟,飄流三峽看過四川臥佛,年歲無知,沒有想法心得,如今在這雲岡之中,如果說歷經時間,有增長智慧,恐也有限,應是時間衍繹,更知道更認識自己而已,然而在雲岡石窟內,才又發現自己的自大與驕縱,我們不渴能去改變別人,卻能改變自己,前世今生,今生來世,所求為何,所念為何,誰付予我們現在?我們又能付予誰未來?大佛微笑無語,我亦無語,原本到雲岡想找的,也許自己還未到那境地,仍舊隨著紅塵俗事,周轉於人群中,亦或這就是凡人之處,要了悟,豈是當下就能了悟,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間是非了。

雲岡石窟還是雲岡石窟,眾人如那漸沉的夕陽,慢慢隱退於武周山下,大佛,依舊......

00.榆次頤景國際酒店至中國煤炭博物館軌跡


01.清晨的榆次街頭


02.清晨的榆次街頭空蕩蕩的


03.小巷中的饅頭店饅頭個個飽滿碩大


04.烙大餅小店的主人正烙著大餅


05.超市的早點名晨操


06.昨天傍晚的降雪把地面都鋪白了


07.高速路匝道入口因降雪給封了


08.紅色的新車鋪滿一層厚厚白雪挺可愛的


09.煤炭博物館前的地面有著長長一串腳印


10.煤炭博物館內展廳


11.煤炭博物館內展廳


12.古代燒煤方式還要拉風箱鼓風


13.中國第一輛燒煤火車頭模型


14.煤炭廠模型及煤礦安全災害防治


15.「煤精」做成的牛


16.煤炭廠模型平面圖


17.頭戴礦工帽進入地底


18.古代採煤礦工實境模型


19.搭小台車進入虛擬煤礦坑


20.早期的採煤坑道


21.現代化採煤坑道


22.現代採煤用機器取代大量人力


23.大型煤礦坑的採煤機具


24.採煤坑道


25.壁畫博物館內的鸛鵲樓模型


26.壁畫博物館內展示的壁畫(不管從那個角度看中央那匹馬眼睛永遠正視著人)


27.壁畫博物館內展示的壁畫


28.壁畫博物館內展示的壁畫千手千眼觀世音


29.太原市的主要河流汾河已冰凍三尺


30.汾河河面都已結冰


00-1.從中國煤炭博物館到午餐酒店軌跡


00-2.從太原市午餐酒店到大同雲崗石窟軌跡


31.在大運高速路上看到的黃土高原窯洞


32.雁門關隧道入口


33.雁門關隧道內


34.出了雁門關就是關外(這個字的雕塑從關外要入關時就是一個入字)


35.古長城(內長城)和烽火台


36.整齊的路樹


37.雲岡石窟入口處


38.世界文化遺產碑石


39.雲岡石窟第五窟的建築


40.第5窟內三世佛座像高17公尺


41.第6窟內的釋迎多寶對坐像


42.雲岡石窟外景


43.第9-13窟


44.第9窟的窟頂藻井飛天


45.第13窟交腳趾彌勒佛像


46.第20窟露天大佛


47.從露天大佛西側面東望雲岡石窟


00-3.從雲岡石窟到大同雲岡國際酒店軌跡
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