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行之三

@ 2009-2-13 10:48 PM

《龍壁。九五帝王尊》

九龍壁上,九條巨龍磐踞於八公尺高的高牆之上,以前在北京北海看到的九龍壁,和這大同的九龍壁比起來,北京的那就顯得小巫了。中國自古以龍為祥瑞之兆,更是帝王之尊,而數字九更是極大之數,兩者相合更顯帝王之超凡入聖,也多少人想成為帝王,然而能為帝王者畢竟是少數,但真正為帝王者,是否為真龍天子,是否能為百姓想,卻不是每個帝王都能如此。

易經乾卦裡九五「飛龍在天」何其風光,然有多少帝王能深自體會,有多少帝王能瞭解九五之後,那九六的「亢龍有悔」?不可得而知之,一片九龍壁,隱含稱帝稱王的欲念,百千年後,也只為我們後人輕輕帶過,徒留這一牆的歷史演義罷了。

《壯觀。恆山懸空寺》

離開大同,入恆山,山在雲霧虛無飄渺間,天外飛來的一座懸空寺,就這樣凌空建在恆山的翠屏峰山壁間,無怪乎李白至此,忍不住手書「壯觀」仍意猶未盡,在壯觀邊再多了一點,就是形容「比壯觀還多一點」,畫龍點睛般的傳神。

明代王湛初的詩句:「誰鑿高山石,凌虛構梵宮,蜃樓疑海上,鳥道沒雲中。」整座以木造的懸空寺,在三教殿中恭奉著儒、道、佛三者,將陶景宏三教合流思想,巧妙的融合於同一殿中,雖然現在已沒有任何人於此修行,但不減懸空寺之奇,登懸空寺,就是去感受古人建寺的用心與智慧。

山腳下仰觀懸空寺,真如李白其說,令人忍不住仰天讚歎,而登上其間,俯視周圍八荒九垓,又是另一種讚歎。生命恆常無止,卻又說人生苦短,但看此懸空寺,又覺現今人之藐小與無知,古人有知有靈,建此懸空飛寺,浩浩乎乎,縱令魯班與妹魯姜競賽建寺之說,僅是一個傳說,卻令懸空寺更憑添一份傳奇美妙。

徐霞客之「黃山歸來不看山,五嶽歸來不看嶽」,兩年前走山東看東嶽泰山,步步驚奇步步險,但有纜車之後南天門十八盤不再難登。今雖僅至恆山半麓望懸空,恆山之奇已初見印象,雖無法攬盡恆山十八景,但已見恆山之絕,懸空恆山凌虛渡,從古至今,絕對如李白之感,比壯觀還要再多一點。

《梵音。五台清涼山》

帶著讚歎之情離開懸空寺,帶著虔敬之心前往五台山。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供奉著文殊菩薩,自古五台山就是各地信眾心中所在,大朝台歷遍五台五峰者,大有人在,歷朝皇帝至五台山朝拜,亦不可勝數,文殊菩薩佑四方,五台梵音顯佛光。

對五台山印象之來由,當是順治皇帝於五台山出家公案,信者恆信,亦或杜撰虛構以訛傳訛之說,自無定論,然佛法遍傳中國卻是不爭事實。中國佛教初傳,始於魏晉之時,一個戰亂兵馬的年代,百姓生命無所依之時,當會求心中寄託,佛給了他們一個生存的希望。與之以前看過的再世情緣玉琳國師,自是前世因果,今生來世,佛教教人為善,當在今生贖前世業,為造來生果,只是看得透者幾希。皇帝君王拜五台,當以天下蒼生為念。

登菩薩頂,朝顯通寺,禮塔院寺,拜萬佛閣,五台山上眾佛寺,自是非短短半天可參透,冬季遊客鮮少,幾乎僅止於我們一行十多人,說冷清反倒覺是一種清靜,不至於俗氣喧鬧,佛門清靜地,豈是一般俗客能了,與其聽天花亂綴,倒不如安靜禮佛,安一個心,塔院寺轉經一圈,顯通寺每尊菩薩前行禮,又聽得台灣聖嚴法師往生,生命無常,法師卻已看透,阿彌陀佛,我佛慈悲。

山西一行,最想看的兩個點,雲岡石窟與五台山,都幸得晴空藍天為伴,朗朗乾坤貫日月,日落月升諸法自然。夜間仰觀五台山皓月群星,一切都靜寂,一切皆自然。

00.大同雲岡國際酒店至九龍壁軌跡


01.清晨大同市一處廣場


02.廣場上的花燈


03.日出九龍壁


04.中國最大的九龍壁


05.九龍壁中央的龍


06.大同市馬路上的牛雕


00-1.從九龍壁到懸空寺再到午餐酒店軌跡


07.往渾源路上兩旁筆直的樹在清晨太陽別有一番風味


08.往懸空寺途中


09.黃土高原的窯洞


10.黃土高原山地層疊


11.渾源街道圓環上的雕塑


12.懸空寺勝境


13.入懸空寺前的石雕模型


14.懸空寺就建築在恆山翠屏峰山壁上


15.仰望懸空寺


16.懸空寺是建築上的奇蹟


17.懸空寺題詩


18.從懸空寺上俯視下方水塘已結冰


19.側邊的木條支架


20.通道寬度僅供一人行走


21.屋簷瓦當


22.懸空飛寺


23.山壁的題字


24.山壁間舊通道殘存的鐵支條


25.李白手書「壯觀」


26.北嶽恆山碑


00-2.從午餐酒店到五台山軌跡


27.一整片整齊的民房


28.往五台山時被民眾沿路欄車道賀要錢


29.這窯洞看得更清楚


30.往五台山的山路


31.路旁結冰的小水瀑


32.路旁枯樹有一種特殊視覺


33.山中流水都結冰到馬路上


34.五台山入口「清涼勝地」牌樓


35.五台山層層的山峰


36.東台望海峰上的佛寺


37.五台山入口收費站


38.從停車場俯看普化寺


39.枯樹藍天半邊月


40.菩薩頂金爐


41.南無吉祥王菩薩摩訶薩


42.大乘門


43.康熙手書「五臺勝境」


44.菩薩頂「靈峰勝鏡」山門牌樓


45.菩薩頂的佛幡


46.菩薩頂屋頂牆壁的光影


47.菩薩頂的寺頂飛簷


48.登菩薩頂的108級階梯


49.從菩薩頂看塔院寺


50.登菩薩頂的108級階梯象徵世上108種煩惱


51.遠望1080階的黛螺頂


52.樹影映在紅牆上


53.從顯通寺望菩薩頂


54.法相莊嚴


55.顯通寺


56.顯通寺銅塔


57.塔院寺的白塔頂


58.塔院寺


59.塔院寺的轉經廊


60.仰望塔院寺大白塔


61.塔院寺正門


62.萬佛閣就在塔院寺旁


63.萬佛閣外的地面蓮花圖


64.到萬佛閣外的空地可以看到整個全貌


65.晚餐的金蓮花茶


00-3.從晚餐酒店到五峰賓館軌跡
發表評論

本文章已關閉或您沒有權限發表評論。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