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龍
|
發表於 2005-5-14 06:01 PM |
我說的真的是空片
空片看起來可以分成兩圈
內圈的看起來比較淡一點點
有點像是燒過的CD-R
| |
林鎮料
|
發表於 2005-5-14 03:05 PM |
我想2.4X及4X應大都是CLV吧
也就是起速一直到尾速都是一樣的寫入速度
6X則是有CLV也有Z-CLV(CLV居多)
8X、12X則是有P-CAV及Z-CLV
16X則大都是CAV
也有P-CAV及Z-CLV,不過是少數
小弟都是用CD-SPEED看燒錄曲線的
CD-SPEED也有說明是用何種模式完成燒錄
不知Kicks大是用哪兩台燒錄機呢
狂龍大問的是空片...
難道買到的是燒過的...
| |
Kicks
|
發表於 2005-5-14 02:31 PM |
是"純"的CAV和CLV現在應已不使用了,因為兩者皆有缺陷
我目前擁有的兩型DVD燒錄機,舊的是4X,新的是16X,兩者皆是用Z-CLV和P-CAV(16X)......
(這有有爭議了.......我所看到的燒錄機官網在速度基本資料都是寫CLV而不是Z-CLV,但那種燒法分明是Z-CLV)
至於林大所說的CAV也有甜甜圈.......沒錯!!
由於CAV的燒錄方式是轉速不變,雷射功率不斷變換......層次的差異會近到看不出來
不過.......我現在才發現狂龍大所問的不是燒好的片.......而是空片
空片就甜甜圈的現象.......那真的是空片嗎?
還是那是+RW?......買到人家用過的?
[Kicks 在 2005-5-14 02:36 PM 作了最後編輯]
| |
林鎮料
|
發表於 2005-5-14 01:48 PM |
引用: Kicks寫到:
光碟從以前開始到現在發展出四種的讀取燒錄模式
就是CAV,CLV,P-CAV和Z-CLV
CAV和CLV由於各有其缺點,故目前幾已無採用這種模式的機器,在舊的16X以下CDRW機上或許還看的到
CAV及CLV在現在的燒錄機上還是主要的模式
16X的DVD大都是以CAV模式燒錄
2.4X及4X、6X則大多是CLV模式
引用: Kicks寫到:
P-CAV其實就是CAV和CLV的混合體,內圈用CAV外圈用CLV
而你所遇到其實是以Z-CLV方式燒錄的片子,其原理是將光碟的內圈到外圈分成數個區域,在每一個區域用穩定的CLV速度進行燒錄,在區段與區段之間用CAV方式過渡
這樣出來的片子就會像你說的這樣會好幾圈看起來不同顏色(又稱甜甜圈現象,只有CAV和P-CAV不會)
其實CAV和P-CAV也會有甜甜圈
燒錄面顏色深淺主要是受寫入功率及轉速交互影響
引用: Kicks寫到:
有人會說這樣看起來很不舒服,但實際上並無任何差異
其實對燒錄機廠商來說採用P-CAV的做法對他們比較麻煩,因為P-CAV對光學控制方面的要求比Z-CLV更為嚴苛,其步進機械系統的要求也更為精確,只是Z-CLV在對應高倍速時會遇到麻煩,以市場這種"競速"潮流廠商不面對也不行
如果韌體寫的不好
在倍速切換時很容易燒的不好
所以甜甜圈會不會影響燒錄的品質....
這也要看碟機與碟片的搭配
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用CD-SPEED的"品質測試"測測看
| |
Kicks
|
發表於 2005-5-14 02:13 AM |
光碟從以前開始到現在發展出四種的讀取燒錄模式
就是CAV,CLV,P-CAV和Z-CLV
CAV和CLV由於各有其缺點,故目前幾已無採用這種模式的機器,在舊的16X以下CDRW機上或許還看的到
P-CAV其實就是CAV和CLV的混合體,內圈用CAV外圈用CLV
而你所遇到其實是以Z-CLV方式燒錄的片子,其原理是將光碟的內圈到外圈分成數個區域,在每一個區域用穩定的CLV速度進行燒錄,在區段與區段之間用CAV方式過渡
這樣出來的片子就會像你說的這樣會好幾圈看起來不同顏色(又稱甜甜圈現象,只有CAV和P-CAV不會)
有人會說這樣看起來很不舒服,但實際上並無任何差異
其實對燒錄機廠商來說採用P-CAV的做法對他們比較麻煩,因為P-CAV對光學控制方面的要求比Z-CLV更為嚴苛,其步進機械系統的要求也更為精確,只是Z-CLV在對應高倍速時會遇到麻煩,以市場這種"競速"潮流廠商不面對也不行
不曉得啥叫CAV,CLV嗎?.......看下面
CAV
CLV
| |
狂龍
|
發表於 2005-5-13 11:05 PM |
從沒燒過DVD的我
最近買了DVD片開始接觸DVD燒錄
再看了DVD+R的空片後
我發現燒錄面的顏色內圈的顏外圈的顏色不一樣
不像CD-R整面的顏色都一樣
看起來就像燒過的CD-R
請問這是為什麼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