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積分策略說明發表回覆
Discuz! 代碼
提示插入
直接插入
說明訊息

插入粗體文本 插入斜體文本 插入下劃線 置中對齊 插入超級連結 插入信件位址 插入圖像 插入 flash 插入代碼 插入引言 插入列表
刪除線 直線分隔線 虛線分隔線
    
添加文字底框
內容 [字數檢查]:

表情符號

更多 Smilies
字型大小 |||
溫馨提示:本區開放遊客瀏覽。


文章關鍵字 : [功能說明]
(關鍵字可加強搜索準確性, 如關鍵字多於一組, 請以 , 作分隔, e.g. : 阿笨,shiuh,第一笨)

 關閉 URL 識別 | html 禁用
 關閉 表情符號 | 表情符號 可用
 關閉 Discuz! 代碼 | Discuz! 代碼 可用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信件通知
推薦放檔網絡空間

檔案(Torent, zip等)
  1. freedl
  2. multiupload
  3. btghost
  4. 便當狗
  5. mediafire
  6. pillowangel
圖片(JPG, GIF等)
  1. hotimg
  2. tinypic
  3. mousems2
  4. imageshack
  5. imm.io
>>>歡迎推薦好用空間


最新10篇文章回顧
NeoBetas

 發表於 2008-8-26 11:48 PM


引用:
jazzblue寫到:
有錢的話就買EIZO  
這樣就不需要考慮了  


其實我覺得SHARP 52"電漿就夠用了,用不到EIZO那種等級。


引用:
84143240寫到:
買投影的吧
這樣才爽

再加上5.1聲道
更好


投影機看字很吃力,我個人親身體驗是覺得相當不清楚,我只有看電影時才用家裡的投影機。另外,5.1聲道聽2.0聲道的音樂也是一種折磨,至少我的YAMAHA擴大機給我的感覺是這樣的。聽音樂就該用2.1,除非你是聽有做環繞處理的聲音檔。

焦桃牌、水果牌的都不用考慮了,焦桃牌品質不好又貴、水果牌的連試機都不行,有亮點得自己吃下去。至於其他煎肉磐石牌的、建民牌的都爛到無話可說了。Dell E248WFP 雖然是TN面板,不過對老人家來說眼睛卻可以因此減少不少負擔,而且也不會說太貴。我半年前買大約用14700買到五年保固的貨,還有十四天無條件包換貨的鑑賞期,提供學長參考。

[NeoBetas 在  2008-8-26 11:59 PM 作了最後編輯]


moyoshi

 發表於 2008-8-26 11:11 PM


引用:
84143240寫到:
買投影的吧
這樣才爽

再加上5.1聲道
更好


這是要給自己用的吧~~XD


jazzblue

 發表於 2008-6-17 10:30 PM

有錢的話就買EIZO  
這樣就不需要考慮了  


Observer

 發表於 2008-6-17 06:39 PM

清晰度似乎好了一點
但是畫質會變得太濃厚,調不到自然的顏色
不知道是 HDMI 線的問題還是他本身 HDMI 設定的問題
算了,我覺得目前用粗一點的 D-Sub 線出來的畫質已經可以接受了


sctung1027

 發表於 2008-6-17 04:53 PM

不好意思問一下龜毛哥~
那換了介面有比較清楚嗎?


Observer

 發表於 2008-6-17 12:49 PM

沒關係, 反正32吋的LCDTV我已經買了
這件事情, 暫時我應該不用煩惱了


lovemichi

 發表於 2008-6-17 01:34 AM

sorry 剛才發現
光靠XP是做不到的

也許可以這樣做
您的 bat 檔, 分別寫不同設定給兩個使用者
或是, http://www.entechtaiwan.com/util/multires.shtm
用這個軟體, 開機時自動執行去變更


Observer

 發表於 2008-6-17 12:29 AM

每個使用者設定不同解析度
這我不會...


lovemichi

 發表於 2008-6-17 12:21 AM

買22或24吋的LCD. 1920x1200, 1680x1050 應該是夠用
首先調高顯示裡的DPI,字會大很多
但是網頁的排版可能會跑掉
假如看不習慣, 再來降低顯示的解析度 (降一級就好)
雖然畫面可能會糊一點, 老年人應該是分辨不出來

對了, 何不建兩個使用者, 分別設解析度?


Ailio

 發表於 2008-6-6 04:40 PM


引用:
Observer寫到:

引用:
r123456789078寫到:

引用:
Observer寫到:
老爸沒有那麼宅,不用做到這樣

你沒聽說硬碟的容量等於宅的力量嗎!!!哈哈
加油

這句話...難道是...傳說中的...
「逛癢腹腫」說的嗎...


諾雞癢始終相信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人性來自於惰性
惰性導至不出門
不出門等於宅

所以科技 = 宅


本主題回覆較多,請 點擊這裡 檢閱。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2 06:00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19188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