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加入
|
登入
(帳號有問題請連絡TWed2k@gmail.com)
TWed2k
»
轉貼文字區
» 比含糖飲料更毒!「1飲品」大增38%糖尿病風險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論壇跳轉 ...
主題:
[新聞]
比含糖飲料更毒!「1飲品」大增38%糖尿病風險
字型大小:
小
|
中
|
大
|
巨
←
→
geo
銅驢友〔初級〕
. 積分:
120
. 文章:
246
. 收花: 1029 支
. 送花: 6 支
. 比例: 0.01
. 在線: 59 小時
. 瀏覽: 3101 頁
. 註冊:
2215
天
. 失蹤:
3
天
#1 : 2025-8-5 03:19 PM
只看本作者
送花
(3)
送出中...
許多人擔心血糖過高,會食用人工甜味劑的食物,但一項針對3.6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喝人工甜味劑的飲料者,糖尿病風險為38%,高於每天喝含糖飲料者的23%。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人工甜味劑會改變腸道菌群、干擾胰島素的分泌,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
經常分享醫藥、健康新知的臉書粉專「藥時事」表示,第2型糖尿病與生活型態密切相關,其中一大元兇就是甜味飲料的普及。許多人疑惑「無糖」的甜味穩料會否較為安全,一篇最新發表於《Diabetes & Metabolism》的研究,分析了超過3.6萬名40~69歲成年人的長期研究,平均追蹤時間長達14年。參與者根據甜味飲料攝取頻率被分組(從「幾乎不喝」到「每天超過1次」),研究團隊系統性分析了飲食習慣與糖尿病的關聯。
結果發現,每天喝含糖飲料,糖尿病風險上升23%。但每天喝人工甜味劑飲料,風險更高、升幅達38%。
該研究團隊認為,含糖飲料對健康的危害多層次,且與「胰島素阻抗」與「肥胖」密切相關。
1. 高糖攝取會提升總熱量攝取,導致體重上升與脂肪囤積。
2. 長期攝糖會導致胰島素阻抗。
3. 胰島素無法有效讓葡萄糖進入細胞,導致血糖長期升高,最終演變為第2型糖尿病。
當研究進一步排除肥胖因子後,含糖飲料與糖尿病的關聯顯著降低,顯示肥胖是其主要中介因子。
比含糖飲料更可怕!人工甜味劑風險更難防
令人意外的是,即使去除肥胖因素的干擾,人工甜味劑與糖尿病風險的關聯仍然存在,亦即無糖飲料的傷害並非靠不變胖就能避免的。研究團隊認為,使用人工甜味劑的飲料透過下列機制影響血糖與代謝:
1. 改變腸道菌群結構與功能,影響葡萄糖代謝與胰島素敏感性。
2. 干擾胰島素分泌反應,使身體對甜味產生錯誤反應。
3. 混淆大腦對食物熱量的預期,導致飢餓感與過度攝食。
4. 影響腸道甜味感受器,進一步破壞血糖平衡機制。
粉專「藥時事」指出,甜味飲料(含糖或人工甜味)皆不安全,真正健康選擇是「少喝」或「不喝」。即使人控制體重、維持運動習慣,只要每天習慣性地攝取這些飲品,仍會增加糖尿病風險,且影響腸道菌相與代謝健康。日常最安全飲品選擇仍為水、氣泡水、無糖茶類或黑咖啡。若真需要甜味,應選擇水果等天然來源的甜味,並注意攝取量。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送出中...
論壇跳轉 ...
最近訪問的論壇 ...
拉斯維加區
感官至上
灌水版區
eD/eM 問題區
文字海洋
心得教學區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8-16 01:07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55220 second(s), 8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