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主題: [閒話家常] [轉貼]80對800的戰爭(談台灣教育) [打印本頁]

發表人: BigDanny    時間: 2006-3-6 08:17 AM     主題: [轉貼]80對800的戰爭(談台灣教育)

以下的數據:人事費吃掉九三%教育經費,「活錢」只有三‧九五% 。這點是可信的,它是去年政府官方公佈的數據,我去年就看過了。
到現在我還不敢生小孩,不是養不起,不是怕自己教不好,而是怕在整個大環境的教育制度下,成為政府的犧牲品....


80對800的戰爭

經費虛胖篇》政府對孩子的直接投資,只有南韓的1∕10

為了省水,讓孩子便當盒發臭;為了省錢,游泳池暑假關門;為了要家長捐錢,學校「冊封」4位榮譽家長會長、4位副會長……

台灣,已是赤貧國教。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台灣,教育投資真正用在學生身上的費用,只有南韓的1∕10;非但落在4小龍之末,更將逐漸被上海超越。

文●陳雅玲

「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這是大陸農村隨處可見的一條標語。最近,卻成為新上任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宣示重點。

蘇揆說,政府掌握公權力,要做就要有效。然而,他或許不清楚一件事:身為「高所得國家」的台灣,已經是赤貧國教,因為我們的教育投資,真正用在學生身上的費用,不到韓國的十分之一;非但落在四小龍之末,更將逐漸被上海超越。

台灣現場 
人事費吃掉九三%教育經費,「活錢」只有三‧九五%

據教育部資料所做的統計,二○○四年,我國平均每個小學生分到的教育經費約合二千零八十九美元(新台幣六萬九千七百七十四元,見研究方法)。這個數字,不但已經跌回民國八十六年的水準,而且是亞洲四小龍中最後一名,低於香港的三千七百九十三美元,南韓的三千七百一十四美元,以及新加坡的二千四百二十六美元。

更糟的是,目前人事費占台灣教育經費平均高達九三%,遠遠超過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八一%,南韓的五九‧七%。因此,扣除了這筆費用,再扣除徵收土地、蓋校舍的三%以後,我國義務教育用在學生身上的「活錢」,只有三‧九五%。也就是說,政府每年平均真正花在每個小學生身上的錢,只有二千七百四十元(八十二‧五二美元),是南韓小學生(八百五十五‧五二美元)的十分之一不到!

八十美元對八百美元,可能就是未來台灣孩子競爭力與亞洲各國的巨大落差。

校園實況 
營養午餐只有兩樣菜、沒有肉,為了省電費,班親會改在白天舉辦

台中縣梧南國小是一所濱海的鄉下偏遠學校。從西濱快速道路到梧棲鎮,沿著四周低矮破舊平房的梧棲大排找到龍安宮,終於從牌樓進入這所十個班,二百多個學生的小學。

校長陳水順說,學校經費極度缺乏,九十四年度的預算中,老師的「教育訓練費」掛零,水電費被縣政府主計室砍成去年的一半,房屋建築修繕費更只有兩萬六千元,連粉刷牆壁的錢都不夠。中午校長邀我們一起用餐,不鏽鋼餐盤上,孩子們的營養午餐只有兩菜(真的只有素菜,沒有肉)一湯(豆腐清湯)。

教育經費不足,普遍影響到學校的水、電、電話、網路費用等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而且,不要以為台灣的赤貧國教影響的只是鄉下學校,事實上,連台北縣市這樣都會區的學校都受到影響。

「我女兒學校在週三下午舉辦班親會,因為學校要省電費,不能排在晚上。」一位台北縣國中老師無奈表示,「這會讓多少家長無法參加?」她自己任教的學校,則不能用辦公室電話撥打家長手機,有需要只能到輔導室登記撥打。「全校幾十位導師竟然只能和輔導室共用一具電話,這足夠提供和家長之間的緊急聯絡嗎?」

南韓現場 
國家施政,教育和經濟同一個位階 三年後,全國每校至少一名外籍教師

台灣的狀況,對照亞洲在國民所得與台灣差不多的南韓,又是如何呢?

南韓的基礎教育在國際間表現優越。二○○三年「OECD教育指標(Education at a Glance)」公布的十五歲學生學業成績(全球性學生素質評價,二○○○年調查),南韓學生的科學成績位居第一,數學第二,閱讀排第六,極為優異。

然而,這可是花大錢砸出來的。根據「OECD教育指標」,南韓的學校教育費用占GDP的七‧一%,比美國(七%)、英國(五‧三%)、日本(四‧六%)都還要高,居世界第一。

南韓教育在國家施政的位階,高至國務院(同我國行政院)層次——國務院總理下設兩位副總理,一位負責經濟,另一位就負責教育。

層級高,便於進行跨部會的資源整合。例如科技部正委託「科學英才振興研究院」開發「科學神童」教育體系。被選拔的學生,將由國家負擔全部經費,與大學教授、專家進行一對一量身訂做的科學教育。

九七風暴後大力國際化的南韓,在英語教育方面也不落人後。教育部將從二○○八年開始,在仁川、釜山、鎮海、光陽等經濟特區的中小學,用英語講授數學、科學。二○○九年以前,首爾每所中、小學將平均配備九‧二名外籍教師。全國包括農漁村地區,則每校至少有一名外籍教師。

向來重視教育的新加坡,同樣有令人羨慕的國民義務教育品質。

來自台灣的何意薇就讀新加坡公立小學三年級。兩年前,她還是台北市木柵區一所國小一年級學生。爸爸記得,帶她到學校新生報到的那天,所有學生、家長都到「禮堂」聽取說明。那是一間光線昏暗的地下室,通風不良、麥克風吱吱嘎嘎不時作響。

半年後,因為父親事業重心外移,帶著何意薇進入新加坡小學就讀。雖然只是公立小學,但圖書館、籃球場、排球場、健身室、禮堂以及語言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媒介資源和電腦室都很完備。最近父親台北事業繁忙,希望女兒轉學回台灣,但只有九歲的何意薇還是寧願留在新加坡,不願回到爸爸身邊。

「新加坡公立小學就辦得很好,一個月學費只要九十新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七十元),但你看他學生參加國際評比,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這位父親雖然捨不得女兒不在身邊,但也莫可奈何。

新加坡現場 
政府為孩子設教育帳戶,每年撥款 大考排名前三%學生都有獎學金

新加坡旅遊局台北辦事處處長潘政志表示,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社會的公平性與階級流動,因此很重視公立中小學的教育品質。為了讓每個國民擁有均等的學習機會,政府還為所有年齡在六至十六歲之間的孩子,設立教育儲蓄戶頭,每年撥款(小學生每年一百七十新元、中學生每人兩百新元),無論貧富,每個兒童都可以利用這筆錢,支付他們參加經過批准的活動。

窮人家的孩子在小學、中學階段能得到好的教育,更有同等機會讀大學。因為凡是高中畢業全國考試前三%的菁英學生,都能拿到政府或大企業的獎學金,在國內、外讀大學,包含學費、生活費,只要簽四年或六年的約。

「凡是在新加坡政府機關裡二、三十歲就當上處長的,都是拿獎學金的,」潘政志透露,旅遊局駐北京辦事處處長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台灣卻在亞洲國家投資教育競爭力的賽跑上落後,甚至不自知、不承認。

行政院主計處副主計長陳慶財表示,每年各級政府編列的教育經費,其實都超過「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規定(前三年歲入平均)的二一‧五%下限。「對教育的重視度,我們絕對不會亞於外面。你看,政府財政那麼困難,我們還是編到二四‧二%。」

預算三重灌水 
建體育館、籌辦世運也算教育經費,教職員月退及補助費排擠學校運作費

說來好像是政府的「德政」,但其實台灣的教育經費,根本就是大量灌水的結果。

「經費數字都是假的。」王顯達教授忿忿的指出,過去是由中央補助省,省補助縣市,一筆錢不只是double account(算二次),甚至是triple account(算三次)。凍省之後,整體教育經費才會一下子降那麼多。前全國教改協會理事長丁志仁也說:「膨風!吹牛!那是預算數字(二四‧二%),決算(真正執行)哪有哪麼高!」

第二層灌水,則是預算中灌入非教育項目。例如高雄市教師會政策中心執行秘書任懷鳴所做的〈九十四年度高雄市教育預算問題〉分析報告指出:「市立體育場經費」、「巨蛋體育館地價稅」、「補助綜合體育館興建經費」、「二○○九世運會籌辦費」等,金額約八億元全都灌入了教育項目。

第三層灌水,則是錢沒用在學生身上,教職員才是用掉教育經費最多的人。

「根據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教職員薪資、退休撫卹、子女教育補助費等福利,都是所謂『基本教育需求』,」丁志仁指出,反而學校運作所需的水電費,被列為第二順位的「一般補助」。這也是為什麼台灣教育經費裡面,高達九三%都是人事費的原因。

他指出,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加上獎金、補助、月退、提撥,平均為十萬七千元,早就是高所得一族。「假如老師子女教育補助費不列入基本需求,一年大約可省下二十五億元,就能把全國中小學水電費cover下來。」

不只如此,未來人事費中的退撫這一塊,還將繼續侵蝕國教經費大餅。

預算編列警報  
未來十年退撫費將爆增一倍 嚴重衝擊師資招聘、偏遠教育

全國各級公立學校退撫費現在一年要七百二十億元,根據主計處官員透露,在全部退撫費中,地方政府(主要是國中、小學)要負擔六百一十一億元。未來十年內,由政府全數負擔退休經費、自己不需提撥的「恩給制」教師退休人數達到高峰,估計一年要一千四百億元。「教育總經費一年才約四千二百億元,到時退撫費占比高達三分之一,教育經費豈不爆掉?」前全國教師會秘書長、南投縣虎山國小教師劉欽旭擔憂的說。

退撫問題至今懸宕,教育就在經費一年比一年緊縮的情況下,品質被逐步侵蝕,因應未來國際人才競爭所需的教育投資,更加悲觀。

以英語教育為例,當南韓朝向「每校有外師」目標邁進的時候,我國的英語課雖然也從去年起向下延伸到小三開始,但是教育部事前估計,合格師資不足約一千五百名,後來各縣市甄選時,名額總數卻不到兩百。部分教育局長解釋,因為沒有多餘的教師名額,只好安排非英語的現職教師或者是代課教師擔綱。

雪上加霜的是,因為教育經費不足,政府想出來另一個高招,是減班減校。偏遠小校被迫裁併。這意味著偏遠地區弱勢兒童受教權受影響,未來家庭經濟能力差的孩子,想靠教育翻身的機會越來越低。

沒錯,「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教育」。但若無法讓教育的歸教育,福利的歸福利,台灣教育經費背後失衡的情況繼續下去,未來我們孩子究竟會成為跨國菁英,還是國際台勞?令人不敢想像。
發表人: Cosmos    時間: 2006-3-6 09:26 AM

唉....小的只能說........唉.....
發表人: ur2581    時間: 2006-3-6 10:27 AM

所以說.....
老師可以免稅嗎


還上街抗議= =
發表人: frankliu    時間: 2006-3-6 03:00 PM


引用:
BigDanny寫到:
他指出,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加上獎金、補助、月退、提撥,平均為十萬七千元,早就是高所得一族。


在下實在很納悶, 他這六萬 跟十萬 是怎麼平均出來的?

我們都經常很懶惰的接受報導的所謂 "平均數", 卻沒有去深究, 就相信這個數字.

據我所了解, 基層教師的薪水大多在三萬多到四萬之間, 跟上班族比起來是教高沒錯,

但這樣就被稱為高所得, 那我只能說台灣人太沒志氣了吧!...

但這跟我要表達的無關, 我要說的是:

平均數要取得有意義, 才能表現出實際狀況...

舉個例子:

我開車時速100, 走外環道台北到桃園, 跟時速100高速路, 台北到桃園, 哪個快? 都是平均數啊!
發表人: csky    時間: 2006-3-6 04:11 PM

幫忙註明一下出處
是商業周刊的文章
發表人: OTTFFENT    時間: 2006-3-6 07:32 PM

有些東西不能不講

1.營養午餐只有兩樣菜

這事得提報到教育部才行,經費可能被A走了
拿我的母校來講,我畢業時全校不過14個班
我表哥就讀小學時~全校也才一百多人~午餐倒是沒聽過才兩菜....

2.台北市木柵區一所國小....所有學生、家長都到「禮堂」聽取說明。那是一間光線昏暗的地下室,通風不良、麥克風吱吱嘎嘎不時作響。

為什麼梧南國小名字就可以寫出來,那個木柵的卻沒有名字
再者...如果真是這樣,早就會在電視上看到了

3.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
如果是私校倒是有可能,公立的別想啦!!!(除非有另外開課或到補習班教書)
我們老師跟我們說過他的月薪不過5萬多 30多堂課/一星期
補習名師才一堂500(依教育部規定~當然還有額外的紅包)
發表人: eric7204    時間: 2006-3-6 11:42 PM


引用:
OTTFFENT寫到:
.........恕略。
3.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
如果是私校倒是有可能,公立的別想啦!!!(除非有另外開課或到補習班教書)
我們老師跟我們說過他的月薪不過5萬多 30多堂課/一星期
補習名師才一堂500(依教育部規定~當然還有額外的紅包)


很明顯的...這是四捨五入取整數嘛!

59999也是五萬多呀,一般企業有幾個這樣的職位?還可以免稅耶,該知足了。

何況敎得好是表現,敎不好是當然.....教改、學生打不得~老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發表人: frankliu    時間: 2006-3-7 03:55 AM


引用:
OTTFFENT寫到:
3.台灣中小學老師平均月薪高達六萬元
如果是私校倒是有可能,公立的別想啦!!!(除非有另外開課或到補習班教書)
我們老師跟我們說過他的月薪不過5萬多 30多堂課/一星期
補習名師才一堂500(依教育部規定~當然還有額外的紅包)


為何能有五萬各位是否了解?

主要原因是學歷!!

如果一個老師薪水有五萬多, 那就表示他有碩士學歷, 而且年資不算短.

以一般企業來說, 碩士的起薪約是四萬初頭, 好一點的會有四萬五(沒有年資喔), 這樣比起來, 還會差很多嗎?

現在一堆碩士跑去當中小學老師, 好的方面是, 我們的下一代是由高素質的教育人員任教.

但若要做負面思考, 你可能會想, 教個小學是否真的需要碩士?

若不需要, 當初幹麻開放非師範體系的學生唸教育學程?

再換個角度想, 若是換個比較好的大環境, 企業主搶高學歷人才搶破頭, 花大錢唸到碩士的你, 還會這麼想當老師嗎?

你還會去在意教師區區四五萬的薪水嗎?
發表人: schockly    時間: 2006-3-7 07:28 AM

總比台灣是越走越回去是不爭的事實。
發表人: BigDanny    時間: 2006-3-7 09:19 AM

重點不是老師薪水多少,要是教學有水準
花多一點的錢也是值得
但目前是全部的教育經費,93%花在人事費用
大家想想,全民繳稅給政府
國家在教育經費部份中居然只花不到7%來培育未來的棟樑
真是可悲,我現在越來越不想繳稅了
不甘....
發表人: mcombbs    時間: 2006-3-7 09:44 AM

關於93%花在人事費用, 我覺得應該弄清楚原因是什麼. 是因為養了太多肥缺, 還是因為總體預算太低, 導致錢只能花在必要的人事費用. 當然也有可能是兩者都有.

其實不管教育制度好不好, 孩子的教育主要還是要靠父母, 尤其是心靈層面. 想想看吧, 很多父母才一兩個小孩就搞不定了. 而一個班級有那麼多學生, 老師再好所能分配的時間還是有限.
發表人: OTTFFENT    時間: 2006-3-7 07:02 PM


引用:
eric7204寫到:

很明顯的...這是四捨五入取整數嘛!

59999也是五萬多呀,一般企業有幾個這樣的職位?還可以免稅耶,該知足了。

何況敎得好是表現,敎不好是當然.....教改、學生打不得~老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我忘了說,有些是併班上課(鐘點費800...)
你如果有認識當老師的,問他一星期30堂課,每個月5萬,你要不要?
想要的人肯定不多

一個主科一星期至少六堂課,約莫5個班,每個班都有40人以上,你認為輕鬆嗎?
不但要出考卷,備課(5班都是不同年級的話那就...如果都是同一年級那更慘,重複講一樣的東西)
還得面對學生成績這壓力,你認為如何?


引用:
frankliu寫到:
為何能有五萬各位是否了解?

主要原因是學歷!!

如果一個老師薪水有五萬多, 那就表示他有碩士學歷, 而且年資不算短.

以一般企業來說, 碩士的起薪約是四萬初頭, 好一點的會有四萬五(沒有年資喔), 這樣比起來, 還會差很多嗎?

現在一堆碩士跑去當中小學老師, 好的方面是, 我們的下一代是由高素質的教育人員任教.

但若要做負面思考, 你可能會想, 教個小學是否真的需要碩士?

若不需要, 當初幹麻開放非師範體系的學生唸教育學程?

再換個角度想, 若是換個比較好的大環境, 企業主搶高學歷人才搶破頭, 花大錢唸到碩士的你, 還會這麼想當老師嗎?

你還會去在意教師區區四五萬的薪水嗎?

回答你的問題,我那位老師後來辭職了,因為他要到台北念碩士...
他是某補教名師的徒弟...

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想當中小學老師
1.收入穩定,壓力不高(公立學校來講,私校教不好就沒聘書了)
2.放假多

之所以會花在人事費用這麼多,有一半要怪罪到現在的文憑主義
許多高國中晚上老師也一起晚自息,這加班費要吧?
假日自息,老師來加班也要吧!(私立是沒有這錢~責任制)
或者放學後又在學校開課(真的有,還不只是私立的而已,公立高中也有!!),有的錢也是學校給的

[OTTFFENT 在 2006-3-7 07:10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a7001010    時間: 2006-3-12 10:52 AM

重點不是教師薪水高
而是政府的教育預算太少
每位學生平均教育補助只有南韓1/10
才會有人事比重過高的情況
發表人: ttlin    時間: 2006-3-13 11:42 PM

每一種制度仔細找,都是毛病一堆.
大家也都是想找一份工作
但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對此工作是有熱誠的?
發表人: Jical    時間: 2006-3-14 01:13 PM

又來了

這關教師何事,沒有好的待遇,你以為真的有那麼多人想當老師嗎?

老師只不過是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底下的犧牲品,你賺不到錢,關老師何事!你行,你也來當吧,以為那麼好當嗎?

一個6萬跟4萬的工作你要選哪一項?

6萬是民國90年以前,隨便加個班就有的薪水

4萬是不管你,花再多精神,他還是4萬!!

奇怪了!

[Jical 在 2006-3-14 01:17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Jical    時間: 2006-3-14 01:16 PM

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想當中小學老師
1.收入穩定,壓力不高(公立學校來講,私校教不好就沒聘書了)
2.放假多

之所以會花在人事費用這麼多,有一半要怪罪到現在的文憑主義
許多高國中晚上老師也一起晚自息,這加班費要吧?
假日自息,老師來加班也要吧!(私立是沒有這錢~責任制)
或者放學後又在學校開課(真的有,還不只是私立的而已,公立高中也有!!),有的錢也是學校給的
~~~~~~~~~~~~~~~~~~~~~~~~~~~~~~~~~``
以上為引言


老兄~~

私校假日上班也有加班費好不好

公立的還要看學校...跟學生收不收錢,教育部規定六、日學生是不能去學校的

我有許多個在私校教書的同學,你猜月薪多少~~  8萬

沒錯就是8萬,但你以為這個錢好賺嗎?

不好賺

[Jical 在 2006-3-14 01:19 PM 作了最後編輯]




歡迎光臨 TWed2k (http://twed2k.org/)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