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探討:
(一)市場導向與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間的關係:
市場導向的概念可回溯於行銷概念(Kohli and Jaworski~1990),自1950及1960年代開始,行銷開始發展,行銷概念包含如下(Morgan and Hunt~1994):
(1)所有市場的都應以顧客為導向。
(2)所有的行銷活動必須整合。
(3)除了營業額外,利潤也應為目標之一。
Morgan and Hunt(1995)提出市場導向為:
(1)系統性的蒐集與顧客及競爭者相關的現有或潛在資訊。
(2)系統化的分析這些資訊以取得市場知識。
(3)系統化的使用這些知識來確認、了解、創造、選擇、執行以及修正策略。
市場導向的行銷策略可使企業分析顧客以及競爭者的資訊後,應用此市場知識來擬訂行銷策略,進行較精準的行銷活動,以降低企業的營業以及行銷成本,向潛在顧客進行行銷企劃,以提升企業營業額以及利潤。由此可知,高市場導向與高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間為正比。
(二)跨部門與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間的關係
正面的跨部門整合可以達成企業績效(Song and Parry,1997)。
Kahn(1996)認為在新產品發展的過程中,跨部門整合有三種特性:
(1)強調互動,並注重跨部門間的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會議或是資訊流的方式。
(2)跨部門整合即為合作,不同的部門相互合作為相同的目標努力。
(3)多重構的合作觀點,可以定義為企業內部資訊分享以及涉入。
企業內部門間的整合程度高,可以在導入新產品時有較佳的市場反應;跨部門整合介由部門間互動以及合作程度高,在許多資訊上都共享,可以降低營業成本,更可使目標市場較精確,也可為企業提升營業額。在提升營業額、降低營業以及行銷成本後,最終利潤也會提升。此外亦可以提供顧客心理性、經濟性以及客製化的利益。由此可知,高跨部門整合程度與高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間為正比。
(三)產品/服務的特性與顧客關係管理績效間之關係
(1)資訊取得:
一般而言,賣方對某項產品或服務的交易較買方握有的資訊為多(Mishra et al.,1998),許多產品以及服務都具有需”經驗”後才能得產品品質的特性,也就是顧客必須要購買產品或服務後才能真正的確知其品質,顧客難以得知產品或服務的相關資訊。因此,企業握有較多產品品質資訊,而握有的資訊不易被顧客取得時就會產生資訊不對稱。
(2)產品創新性:
新產品較現有產品能滿足主要顧客需求的程度(Chandy and Tellis,1998)。不同的產品創新程度也會影響企業與顧客間關係的建立,若新的創新產品可以提升顧客花每一塊錢的價值,顧客會更滿意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不會輕易的轉換服務提供者。
(3)交易頻率:
顧客與服務提供者的每一次互動都可能加強、降低甚至會破壞兩者間的關係。不同的服務所需顧客服務提供者間的互動會有所差異(Bendapudi and Berry, 1997),通常對一位顧客而言他較想與單一的服務提供者建立關係(Ridley and Avery, 1979),與服務提供者間接觸的頻率可以增加顧客對其關係夥伴的依賴。
交易的頻率也可影響對關係夥伴的信任。頻率較多的互動可以以兩種方式創造多的信任,(a)與顧客互動的頻率越高,顧客就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衡量服務,若這些互動是令顧客滿意的,頻率越高就可以產生越多的信任;(b)越高頻率的互動可以加強與夥伴的社會聯結(Bendapudi and Berry, 1997)。
由此可知,具有不同特性的產品/服務會影響顧客關係管理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