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主題: [新聞] [轉貼]脈搏發電 印度少女構想獲美大學採用 [打印本頁]

發表人: tangier1234    時間: 2009-10-16 04:29 PM     主題: [轉貼]脈搏發電 印度少女構想獲美大學採用

一名印度高中女生偶然見到揮動手腕即能維持手錶運轉後,提出人體脈搏也可以發電供應手機電源,這個構想立即獲得美國史丹佛大學採用研究。

     新德里15歲高中女生莎蘿吉妮.馬哈揚(SarojiniMahajan),今年稍早參加印度全國創意競賽(IGNITE-2009)時,提出了上述點子,雖然僅得了「安慰獎」,美國史丹佛大學卻看上了她的構想。

     每年舉辦全國創意競賽的印度創意基金會副主席古普塔(Anil Gupta)今天表示,史丹佛大學已發給莎蘿吉妮1000美元獎勵金,並將研究她提出的人體脈搏發電暨充電構想,是否可以成為史丹佛大學正在開發的一種電子書電源。

     莎蘿吉妮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她對自己的突發奇想能得到美國知名學府青睞感到興奮。她表示,早在去年看到一只利用手腕甩動為動力的手錶後,就想到也可以利用人體脈搏發電,為隨身攜帶的手機充電。

     但她一直不敢告訴任何人,甚至學校老師在一次課堂上提到全國創意競賽活動時,她也是隨意和老師提到自己的構想,未料老師卻鼓勵她並協助她報名參加創意競賽,還和她進行了長達4個多月的研究,包括翻閱相關資料與撰寫報告等。

     莎蘿吉妮表示,人體脈搏發電的簡單原理,主要是在手機裡安裝若干感應器,使用者手握手機行走或作些週期性動作時,即可以產生微弱電源為手機充電,此外,手掌心的熱力,也可以產生微弱電能。

     長期以來,科學家即在研究利用人體內部能量以解決能源的問題,包括利用人體內部儲存的化學能、身體釋放出來的熱能或者肌肉脈動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科學家表示,人體每天攝入的食物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1000個AA電池。

     日本在2005年即開發出一種利用血液中糖分發電的燃料電池,可以植入糖尿病患者體內測定血糖值的裝置作為電源,或者為心臟起搏器提供充足電量。

     2006年12月,英國也提出開發體內微型發電機的計劃,希望從心跳及肢體運動兩個方面,來研發利用人體動能發電的裝置。

     美國也計劃將來借助人體血管搏動或者肌肉運動產生的微小壓力來形成電流,甚至還可以將這種奈米級的發電機植入胸腔,在不與心臟器官接觸的情況下,將心跳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

     此外,皮膚溫差也能發電。日本精工手錶公司就曾研製出一款不需要電池的手錶,依靠從手腕皮膚吸收幾微瓦熱量自行運轉,但由於這型手錶外形笨重、價格昂貴,精工並沒有將這款手錶投入商業生產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 ... 07Cti-Rtn-Content/0,4526,110111+112009101601079,00,focus.html
發表人: ETK    時間: 2009-10-16 05:50 PM

看樣子, 幾百年後, 人類有機會進化成有像是電鰻的皮膚.

看對眼的情人們, 真的會有電到的感覺.
發表人: sakillll    時間: 2009-10-16 08:09 PM

那"弟弟"也可以發電,那男人就有用不盡的電力了
發表人: linus67    時間: 2009-10-16 08:50 PM


引用:
sakillll寫到:
那"弟弟"也可以發電,那男人就有用不盡的電力了


那就是電動按摩器啦搞不好會旋轉和發光
發表人: kk0114    時間: 2009-10-16 08:58 PM

我是想到駭客任務裡面的人體電池....
發表人: marxjs    時間: 2009-10-16 09:34 PM

呼吸也能提供動能 =.=
發電效率更好
發表人: shiz99    時間: 2009-10-16 10:13 PM

在鼻孔裝兩個渦輪扇葉嗎?
發表人: Observer    時間: 2009-10-16 11:57 PM

簡單來說就是類似自動表上發條的原理嘛
還好啊,感覺不難實現。
發表人: kkjkj    時間: 2009-10-17 12:05 AM

現在就是缺很多創意
發表人: 貝貝    時間: 2009-10-17 03:33 PM

有人喜歡嚼口香糖也可以發電
有人喜歡抖腳也可以發電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0-18 09:08 AM


引用:
貝貝寫到:
有人喜歡嚼口香糖也可以發電
有人喜歡抖腳也可以發電

我想打哈欠發電也可以試試看...打哈欠常常就是腦袋快停電了...
還有馬桶也可以裝個發電機,那可是水力發電,環保啊.

[ken91 在  2009-10-18 09:09 AM 作了最後編輯]




歡迎光臨 TWed2k (http://twed2k.org/)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