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主題: [新聞] [新聞]開12小時車 運將時薪72元 [打印本頁]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8 05:08 PM     主題: [新聞]開12小時車 運將時薪72元

更新日期:2009/11/07 12:01 現在形容計程車司機有一個新的名詞,叫做「窮忙族」,因為根據交通部的統計,每天運將平均開車超過12小時,空車時間卻長達10個小時,扣除油錢、車貸,時薪就只剩下72元,連加油站、超商的工讀生都不如。


前一台、後一台、左一台,右一台,放眼望去一路上都是計程車,就是那麼競爭,讓一早7點半就出門開車的阮先生,到了下午2點多,還不敢吃午餐。


同樣晚吃的還有這些運匠大哥,一碗炸醬米粉、加上魚丸湯,10分鐘內簡單快速解決一餐,比60元再多,就不願花了,因為這可能把一個小時賺來的辛苦錢通通吃光光。


根據交通部的調查統計,運將每天開車超過12小時,其中10小時是空車,扣除油料車貸,時薪只有72元,比加油站、超商工讀生還低。


會變成窮忙族,計程車太多是一項原因,全台有89000多台,6成在大台北地區,117人分配到一台,密度比起紐約、東京、新加坡、上海等先進城市,密度最高,加上各車隊現在又大打折價戰。


每天長時間的操勞,卻沒有得到對等的酬勞,運將的生計問題,需要政府好好正視。
==========================================================
以下是個人胡思亂想:
從前律師稀少難考,不僅賺飽荷包,在政壇上影響力也甚鉅,有的參政,有的靠政治獻金左右選局.

後來政府大開放律師資格考試名額,現在小律師在大事務所上班者月薪5萬不到的大有人在,自己開業的整個月接不到半個離婚官司者大有人在.新進小律師光是賺溫飽已無暇他顧...

目前律師國考雖不致於無人問津,但程度較高的法律系學生只把目標轉往司法官考試,考上律師不上司法官者立志重考者大有人在矣.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從前醫學系稀少難考,醫師不僅賺飽荷包,在政壇上也是以政治獻金呼風喚雨.賺太飽從政者也大有人在.
後來政府大開放新醫學系成立,醫生數目爆爭.現在小醫生在醫院上班者薪水五六萬不到者大有人在,自己開診所開到倒的根本不是新聞.新進小醫生光是忙著賺溫飽已無暇他顧...

最近政府進一步同意波蘭,羅馬尼亞等台灣醫學系專班學生回國直接可執業.我們可以期待台灣醫生行情會越來越慘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從前計程車行執照寡斷,申請困難時,計程司機高興就開,不高興就休,自由自在.車行更形同車幫,xx車行和xx車行聚眾互堵對方,堵警局時有所聞.車行更是在大小選舉中選立場站台,高調助選,呼風喚雨,左右選舉.
後來計程車執照大開放,現在滿街計程車空車奔來跑去,只圖溫飽都有困難.已經很少看到選舉中司機放下工作集結車隊,插著政黨旗幟義務助選的狂熱舉動矣...

這些行業近來的下場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發表人: keith    時間: 2009-11-8 05:51 PM

醫生薪資沒有文中的低,
據我了解,
每月七位數一大堆,

發表人: BlackSun    時間: 2009-11-8 08:20 PM

後來政府大開放新醫學系成立,醫生數目爆爭.現在小醫生在醫院上班者薪水五六萬不到者大有人在,自己開診所開到倒的根本不是新聞.新進小醫生光是忙著賺溫飽已無暇他顧...


這個我否認
就算政府永許各大學成立醫學院
但是我聽相關科系老師上課的明白告知
能否開設醫學系 除了政府已外還要加上醫師各大學的醫學院准許才能設立
這意味著什麼 政府有規定 每年就只能收多少醫學院的學生

假設某一間學校要收醫學院的學生 那就要砍除其他醫學院學生的名額!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8 08:32 PM

醫師
不可能
密醫都比五六位的高
都用旅行袋在裝錢
旅行袋喔
一天可能一兩萬跑不掉
而且凌晨四點看到早上七八點就收了
一般體制內正常的醫學院學生就更不用說了
雖然不是旅行袋裝錢
可是決不可能落魄到哪裡去
要知道
人都是會生病的
就算醫學有其界限在
可是生病了就還是得找醫生沒辦法自己DIY排除
我認識的醫生下午三點才來開診所門
做到十點收工回家
要不是躲老婆會更早走
一個月要說只有五六萬的程度打死我我也不相信
掛號收五十還一百五
跟健保忘了可以請多少
反正一個人可能將近可以拿五百
處理一個病人可能不需要三分鐘
每天診所前大排長龍還要去弄免費停車給病人方便
職業上或許也有辛苦處可是要說只賺五六萬實在是不太可能
當然那個議員老公算特例中的特例...

至於問講
有聽過載客人到屏東的一次五千塊(從台中)
忘了是多久來回
不過時薪不可能72兩
我以前考國小師時曾經去桃園還哪裡
短短不到一分鐘車程收一百塊
當然上面講的是比較特殊的例子
不過問講主要是有時候好有時候不好
據我所知一個月應該都有3W的實力

至於律師
我認為是沒那麼慘
因為他們好像可以租牌
而且有的律師還有去補習班教課
我認為是不可能太差
就算覺得爛去考國考當法官國家養你總沒話說了吧
而且律師好像也可以轉法官還什麼的...

[平凡小任 在  2009-11-8 08:45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8 08:49 PM


引用:
keith寫到:
醫生薪資沒有文中的低,
據我了解,
每月七位數一大堆,

可能大哥你都是在頂好商圈看的醫生...
發表人: knight0329    時間: 2009-11-8 10:02 PM

診所比較有可能...醫院的醫生要一個月要賺那麼多,屈指可數,而且還要限定某幾科,健保制度已經讓台灣多數醫生收入比10年前少一半。
而且醫生沒有休假,待命時間是24小時,值班、上刀要時間破10小時的處處可見,若是走外科,天天都要面對人命的壓力。能賺的時間也短,不過就20幾年,出社會慢,手抖了,眼花了,就開始養老了。當然每小時收入遠勝計程車司機,收入也穩定,但是也不是外界覺得那樣"爽"的。更何況,當醫生也不是特權還是簽了就有,養成階段就已經很辛苦,更別說為什麼可以考得上醫學院,人家可是從國中就開始拼命唸書念到大學,別人在爽,把妹妹,打電動,人家還抱著書本在唸書。請真的接觸過一般醫生再下斷言吧。

[knight0329 在  2009-11-8 10:14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8 11:12 PM


引用:
knight0329寫到:
診所比較有可能...醫院的醫生要一個月要賺那麼多,屈指可數,而且還要限定某幾科,健保制度已經讓台灣多數醫生收入比10年前少一半。
而且醫生沒有休假,待命時間是24小時,值班、上刀要時間破10小時的處處可見,若是走外科,天天都要面對人命的壓力。能賺的時間也短,不過就20幾年,出社會慢,手抖了,眼花了,就開始養老了。當然每小時收入遠勝計程車司機,收入也穩定,但是也不是外界覺得那樣"爽"的。更何況,當醫生也不是特權還是簽了就有,養成階段就已經很辛苦,更別說為什麼可以考得上醫學院,人家可是從國中就開始拼命唸書念到大學,別人在爽,把妹妹,打電動,人家還抱著書本在唸書。請真的接觸過一般醫生再下斷言吧。

[knight0329 在  2009-11-8 10:14 PM 作了最後編輯]

診所...大家可能都以胡x的女婿開的診所來當例子吧.
月收數百萬的醫師一大堆?...一個月假如賺三百萬,一天就得賺十萬元,健保診所一天得看多少病人才有這收入?四百個?五百個?...還是更多? 好大的診間啊...到底是醫院還是診所啊?  還有開診所都不用成本?

自費診所?每間都爆滿?整天隆乳手術開到醫生手軟?雷射脈衝光打到機器燒壞?: (4 而且白道黑道都瞎了?還是對醫生特別仁慈?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8 11:19 PM


引用:
knight0329寫到:
診所比較有可能...醫院的醫生要一個月要賺那麼多,屈指可數,而且還要限定某幾科,健保制度已經讓台灣多數醫生收入比10年前少一半。
而且醫生沒有休假,待命時間是24小時,值班、上刀要時間破10小時的處處可見,若是走外科,天天都要面對人命的壓力。能賺的時間也短,不過就20幾年,出社會慢,手抖了,眼花了,就開始養老了。當然每小時收入遠勝計程車司機,收入也穩定,但是也不是外界覺得那樣"爽"的。更何況,當醫生也不是特權還是簽了就有,養成階段就已經很辛苦,更別說為什麼可以考得上醫學院,人家可是從國中就開始拼命唸書念到大學,別人在爽,把妹妹,打電動,人家還抱著書本在唸書。請真的接觸過一般醫生再下斷言吧。

[knight0329 在  2009-11-8 10:14 PM 作了最後編輯]

其實"健保制度已經讓台灣多數醫生收入比10年前少一半"我是存疑
有更賺的
看你是怎麼去挖而已
而且你以為醫生都笨笨的只會照健保收?(而且健保的話醫生跟你拿掛號費他還是可以跟健保局請款,他不是只收那個"掛號費")
那你就超好騙了
去開個刀很多都是"這是國外最新科技,可惜健保不給付,這真的比較好可是也比較貴"
聽到這裡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比較貴"的吧
就算自己不買自己的單
你的親人聽到也是馬上錢就掏出來買"比較貴的"用
所以收入比較少那是大唬爛
另外走外科能賺的時間少?
我舉兩個例子就好
例子一: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756
這位醫生是我國中受傷時幫我手術的醫生,他在長庚,我今年33,這應該有十幾年了,我不認為能賺的時間"很短",上次有講過一個很年輕當過演員的醫生在美國死掉,據他人推測是他教解剖的平常吸入過多福馬林所以早掛
例子二:
http://www.hernia.com.tw/
這位醫生也是國中幫我開過刀的,事實上我兩年前(可能不到)也還找他開過刀
這兩位都是外科應該也都還有在執業
我不認為走外科會"短命"到沒多少時間好賺

另外我今天才騎車經過不知道前幾個台中市長的牙醫診所
市長年紀應該有了吧
也還有在做阿
另外美國那邊的統計
一般的最高薪好像是麻醉醫師
前陣子看到的

另外我們也不要提什麼養成困難
基本上栽培一個孩子讀醫學院要花多少
醫學院出來要做多久才能回收應該也很好算
個人是讀哲學的
私立大學那時候一個學期也還四五萬學費
到現在不知道靠"本業"回收有沒有一趴都還不知道
我家附近有一個非台大醫科不念
好像考好幾次
我猜現在是回本了
就算去外面找老婆也會找到比較優的(至少帳面上)
太差的他還看不上呢
所以你的養成困難跟後來的社經地位的提升以及收入上的增加一相比較
前面的養成困難也就沒什麼了
畢竟人的實際求學生涯短後面的生活長阿

[平凡小任 在  2009-11-8 11:42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knight0329    時間: 2009-11-9 04:52 AM

醫院裡的儀器和藥物都是醫院在賺,醫生還是領那份薪水,健保額度不是無上限申請的,而是每一間醫院和地區,只有一定的健保額度。超過了也不能拒收,多收要自行吸收(免費掏錢幫看病,而且用來公平的健保費也是照付)。十年前紅牌醫生大家搶著要,現在太紅會給你多點休假,免得收太多虧太大。打對折只是保守點的說法。常常看到所謂的高收入醫生,我保證他們一定是
(1)診所&自己開醫院(比方說你的兩個例子)
唯一可能鑽漏洞(所得稅、A健保)的就只有診所可以這樣搞,一般醫院哪可能讓小小的醫生去鑽。會計部直接就釦下去,每月七位數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主治醫師含稅22萬就不錯了,更不用說天差地遠的住院醫師和總醫師。

再來外科醫生的確是醫界中執刀壽命最短的,平均執業年齡是46正負七點五,也就是約53.5歲就要面臨轉換跑道(教職或是專門看門診)或是擔當行政職。27歲開始住院醫生薪水就和剛入行教授差不多,但是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24小時值班也是大有人在,平均工作時數為16小時。要一直熬到主治醫生才有可能抵達一般人所認知的月薪(?)還打折;拿牙醫和醫生執業時間相比,恐怕不甚妥當。兩者根本不同,拿內科和外科相比也是同樣的情況。

麻醉科因為危險性高,專科人數又少,所以薪水依市場法則,當然就會高很多。

最後所謂的養成困難是指,這份收入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也是要經過奮鬥努力爭取來的。且從住院醫師開始,勞累和辛苦"比起同同等收入的職業"也是無不及的。拿命換錢一點都不為過。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9 10:01 AM

前幾個月陪朋友去中山醫院附設的自費部門,也就是杏群診所去做了幾次產檢.
找的醫師就是幫小S接生爆紅的那位.
門診掛號費1200,光和醫師面談就要這費用.高密度超音波2500.
賺吧?
可是...
幾次門診下來,沒看到病人大排長龍啊...每次陪朋友產檢等待時間都很短,因為...沒啥病人.
有其他病人等都是一或兩名.這些病人大多是高知識的吧,聊手機動不動就是英文,或是談股市昨天的操作.
大多是高齡產婦...

像他已經夠紅了,也沒有門診塞爆啊.
而且,全台灣有幾個醫師能有那個命幫小S接生啊?

再來,收入扣成本後,還要跟業主對分啊.
杏群的業主是中山醫院還好,我知道很多高產值的醫師,命是捏在黑白兩道手裡.
你能從黑道白道那裡分到多高的金額啊?

稍微懂一點健保給付制度,這制度設計的很好--對健保局來說.
平均每天病人量超過50人以上,開始減少給付,70個再減,150再減.
1~25個是每病患320"點"...70個以上,診療費剩90"點".150以上???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因為我沒看過有那麼一天多病人的診所(不多,有,但是我剛好沒看過)...
藥費另外算,大致上診所3天藥費75~85點.另外調劑費20點.慢性病的藥另計.

什麼叫"點",這制度才是叫人對健保局歡喜讚嘆.

北區健保給付有個上限,這一季,所有診所看的病人少(例如夏天),每一點所代表的錢就多一季病人多了,點值就會減少一點.

即使診所有辦法讓病人暴增一倍,那也只是好看頭,最後健保局願意出的錢,就是制度內規定的那些.

健保局有點像賣奶茶的攤販,今天客人多,牛奶不夠怎麼辦?沒關係,我多加水就好了嘛.

醫師收入是不錯,穩定,不像做生意創業大起大落.
但是,勿對這行業存太美麗的幻想.
發表人: Ailio    時間: 2009-11-9 12:33 PM

醫生雖然沒以前好賺

但是仍就是 高收入的職業 我想也是毋庸置疑

公司剛好是在作診所的資訊業務

看診所1-2年就開一間新的

真的好羨慕...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12:47 PM


引用:
ken91寫到:
前幾個月陪朋友去中山醫院附設的自費部門,也就是杏群診所去做了幾次產檢.
找的醫師就是幫小S接生爆紅的那位.
門診掛號費1200,光和醫師面談就要這費用.高密度超音波2500.
賺吧?
可是...
幾次門診下來,沒看到病人大排長龍啊...每次陪朋友產檢等待時間都很短,因為...沒啥病人.
有其他病人等都是一或兩名.這些病人大多是高知識的吧,聊手機動不動就是英文,或是談股市昨天的操作.
大多是高齡產婦...

像他已經夠紅了,也沒有門診塞爆啊.
而且,全台灣有幾個醫師能有那個命幫小S接生啊?

再來,收入扣成本後,還要跟業主對分啊.
杏群的業主是中山醫院還好,我知道很多高產值的醫師,命是捏在黑白兩道手裡.
你能從黑道白道那裡分到多高的金額啊?

稍微懂一點健保給付制度,這制度設計的很好--對健保局來說.
平均每天病人量超過50人以上,開始減少給付,70個再減,150再減.
1~25個是每病患320"點"...70個以上,診療費剩90"點".150以上???不好意思我不知道,因為我沒看過有那麼一天多病人的診所(不多,有,但是我剛好沒看過)...
藥費另外算,大致上診所3天藥費75~85點.另外調劑費20點.慢性病的藥另計.

什麼叫"點",這制度才是叫人對健保局歡喜讚嘆.

北區健保給付有個上限,這一季,所有診所看的病人少(例如夏天),每一點所代表的錢就多一季病人多了,點值就會減少一點.

即使診所有辦法讓病人暴增一倍,那也只是好看頭,最後健保局願意出的錢,就是制度內規定的那些.

健保局有點像賣奶茶的攤販,今天客人多,牛奶不夠怎麼辦?沒關係,我多加水就好了嘛.

醫師收入是不錯,穩定,不像做生意創業大起大落.
但是,勿對這行業存太美麗的幻想.

我想直接請教您
假設每間診所都剛好領到健保上限
那一個月可以賺多少?
而且您有聽過診所掛號掛超過第譬如兩千人後
馬上電子字幕SHOW出來說抱歉已達健保局請領標準
兩千以後的病人我們不收
根本不可能嘛
我家隔壁一共兩家診所
一家生意不錯
醫生做到不想做
另一家每天都在看報紙抽菸
可是也沒有倒
偶爾還跟我拿健保卡去刷
怎麼可能會倒
醫生都是高知識分子的
OK?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12:48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1:02 PM


引用:
knight0329寫到:
醫院裡的儀器和藥物都是醫院在賺,醫生還是領那份薪水,健保額度不是無上限申請的,而是每一間醫院和地區,只有一定的健保額度。超過了也不能拒收,多收要自行吸收(免費掏錢幫看病,而且用來公平的健保費也是照付)。十年前紅牌醫生大家搶著要,現在太紅會給你多點休假,免得收太多虧太大。打對折只是保守點的說法。常常看到所謂的高收入醫生,我保證他們一定是
(1)診所&自己開醫院(比方說你的兩個例子)
唯一可能鑽漏洞(所得稅、A健保)的就只有診所可以這樣搞,一般醫院哪可能讓小小的醫生去鑽。會計部直接就釦下去,每月七位數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主治醫師含稅22萬就不錯了,更不用說天差地遠的住院醫師和總醫師。

再來外科醫生的確是醫界中執刀壽命最短的,平均執業年齡是46正負七點五,也就是約53.5歲就要面臨轉換跑道(教職或是專門看門診)或是擔當行政職。27歲開始住院醫生薪水就和剛入行教授差不多,但是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24小時值班也是大有人在,平均工作時數為16小時。要一直熬到主治醫生才有可能抵達一般人所認知的月薪(?)還打折;拿牙醫和醫生執業時間相比,恐怕不甚妥當。兩者根本不同,拿內科和外科相比也是同樣的情況。

麻醉科因為危險性高,專科人數又少,所以薪水依市場法則,當然就會高很多。

最後所謂的養成困難是指,這份收入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也是要經過奮鬥努力爭取來的。且從住院醫師開始,勞累和辛苦"比起同同等收入的職業"也是無不及的。拿命換錢一點都不為過。

好像要看醫院,就我所知長庚給醫生薪水非常高,可是他不准你收紅包,收了就FIRE,這是以前王董訂下的規矩。至於其他家有沒有收紅包我不清楚,不過醫生還有紅包可以拿是可以確定的,以前如此,現在還是如此,當然你可能會說紅包拿給醫生醫生可能會再拿給醫院分紅,這我就不清楚了,我覺得應該是不會

一般醫師扣掉你講的一個月2X萬,應該也還有十萬吧,應該也還比一般人薪情好很多,至於牙醫,應該也是醫學院出來的吧(至少台灣是),而且就算你講的外科轉換跑到依然還是在賺錢阿,不是說轉換跑道=失業這樣,一般人是換了跑道就失業了

我們講的醫師,如果取一個平均,薪水仍然相當不錯,對吧?我知道護是好像有的就四五萬(可能不只),醫師更低不可能

我不認為是命換來的,我有聽過九十幾歲還在看診的中醫師在看診中安然死亡,其實不管你怎麼講,比起爆肝一族,醫師還不錯,我看過侯文詠寫的書,我知道你所謂的養成,不過對照他現在的生活,您會覺得他前面的養成有困難到他挺不住掛掉嗎?沒有,我都一直開玩笑,做是做不死的,一點淺見,醫師儘管辛苦,可是收入還不錯,拿來跟問講比,不知道是把問講LEVEL提高到哪個檔次去了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1:04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9 01:09 PM


引用:
我想直接請教您
假設每間診所都剛好領到健保上限
那一個月可以賺多少?
而且您有聽過診所掛號掛超過第譬如兩千人後
馬上電子字幕SHOW出來說抱歉已達健保局請領標準
兩千以後的病人我們不收
根本不可能嘛
我家隔壁一共兩家診所
一家生意不錯
醫生做到不想做
另一家每天都在看報紙抽菸
可是也沒有倒
偶爾還跟我拿健保卡去刷
怎麼可能會倒
醫生都是高知識分子的
OK?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12:48 PM 作了最後編輯]

診所怎麼會倒?
醫師都是高知識份子所以不會倒?

我一個很熟的朋友已經開第二家了...目前這家(第二家,在中和)也差不多要收了. 四個月前他剛把第一家收掉.再四個月前,位於板橋,他躊躇志滿開了第一家診所... 那一次我還有送花籃.第二家我就懶得再送了.

原因我也不好意思問太多啊.

聽他說他新診所附近後來一個月當中又開了四家新診所,可能和這有關吧.

他再開第三次我也不會再送花了.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1:14 PM


引用:
ken91寫到:
診所怎麼會倒?
醫師都是高知識份子所以不會倒?

我一個很熟的朋友已經開第二家了...目前這家(第二家,在中和)也差不多要收了. 四個月前他剛把第一家收掉.再四個月前,位於板橋,他躊躇志滿開了第一家診所... 那一次我還有送花籃.第二家我就懶得再送了.

原因我也不好意思問太多啊.

聽他說他新診所附近後來一個月當中又開了四家新診所,可能和這有關吧.

他再開第三次我也不會再送花了.

也許你可以問問看他怎麼有辦法一直開一直收
哪有那麼多錢來給他燒
我家附近
最鳥的牙醫診所
一天我看看診不到十人
也都還在運作
就連那種看起來應該倒的
也轉型變成照顧老人的院所
以前還曾經有辦過拿健保卡蓋印章送洗衣粉的活動
最後我再大膽假設一下
就是因為健保
讓這些本來應該要倒掉的醫院或診所又起死回生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1:19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9 01:17 PM


引用:

好像要看醫院,就我所知長庚給醫生薪水非常高,可是他不准你收紅包,收了就FIRE,這是以前王董訂下的規矩。至於其他家有沒有收紅包我不清楚,不過醫生還有紅包可以拿是可以確定的,以前如此,現在還是如此,當然你可能會說紅包拿給醫生醫生可能會再拿給醫院分紅,這我就不清楚了,我覺得應該是不會

一般醫師扣掉你講的一個月2X萬,應該也還有十萬吧,應該也還比一般人薪情好很多,至於牙醫,應該也是醫學院出來的吧(至少台灣是),而且就算你講的外科轉換跑到依然還是在賺錢阿,不是說轉換跑道=失業這樣,一般人是換了跑道就失業了

我們講的醫師,如果取一個平均,薪水仍然相當不錯,對吧?我知道護是好像有的就四五萬(可能不只),醫師更低不可能

我不認為是命換來的,我有聽過九十幾歲還在看診的中醫師在看診中安然死亡,其實不管你怎麼講,比起爆肝一族,醫師還不錯,我看過侯文詠寫的書,我知道你所謂的養成,不過對照他現在的生活,您會覺得他前面的養成有困難到他挺不住掛掉嗎?沒有,我都一直開玩笑,做是做不死的,一點淺見,醫師儘管辛苦,可是收入還不錯,拿來跟問講比,不知道是把問講LEVEL提高到哪個檔次去了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1:04 PM 作了最後編輯]

某國內權威醫學院附設醫院是要送紅包或禮物的,尤其是外科或婦產科這種動刀的.這是他們傳統的一部分.  但是你假如在院內送,那可是犯大忌,畢竟那裏是白色巨塔,眾目睽睽等著抓別人弊端啊.
不送可能醫師會一直很忙,你的刀排不到,你要病房也剛好都滿床...
當然裡面也有不少醫術好醫德好的醫師,不收禮也對你很好的.

"長"甚麼的醫院的確是沒有收紅包文化啦.

至於醫師收入一律1x,我只能夠說:顆顆顆...
即使是在台北,在大醫院的主治也未必呦.
當然醫師願意待下來一定有不得不的苦衷啊.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1:23 PM


引用:
ken91寫到:
某國內權威醫學院附設醫院是要送紅包或禮物的,尤其是外科或婦產科這種動刀的.這是他們傳統的一部分.  但是你假如在院內送,那可是犯大忌,畢竟那裏是白色巨塔,眾目睽睽等著抓別人弊端啊.
不送可能醫師會一直很忙,你的刀排不到,你要病房也剛好都滿床...
當然裡面也有不少醫術好醫德好的醫師,不收禮也對你很好的.

"長"甚麼的醫院的確是沒有收紅包文化啦.

至於醫師收入一律1x,我只能夠說:顆顆顆...
即使是在台北,在大醫院的主治也未必呦.
當然醫師願意待下來一定有不得不的苦衷啊.

所以紅包什麼的,醫生真的會賺的少嗎?
扣掉本來就頗豐的薪水
再加上紅包?

我當然不是指所有醫師
因為還有intern什麼的
不過應該不要太爛的都還有一定行情
就算給你最差最差好了
會差到要跟問講比嗎?
不可能吧?
發表人: mcombbs    時間: 2009-11-9 03:01 PM

時薪太低就應該改行, 讓供需自然達到平衡. 政府若干擾市場硬撐住少數人的收入, 只會造成整個社會更大的花費.

至於醫師怎會跟運將比, 這我就覺得很詭異了, 顯然台灣現在真的很糟糕, 民心逐漸共產化.
發表人: knight0329    時間: 2009-11-9 03:41 PM

長庚體系升遷比較困難,原因就私下再說。有機會被挖角或被幹掉就會換醫院了。真的可以領到那份主治薪水的人實在是區數指可數。

再來中醫師和西醫師是不同體系的東西,牙醫師也是和醫學院不同體系。牙醫並不是醫學院的分支,而是牙醫系。

而健保可以加入可以不加入,有些"名"醫的診所並沒有加入健保,而是收現金,所以沒有額度的問題,但是在台灣百分之97的醫生都加入了健保體系,也就是薪水是固定額度在分的,健保局早就已經掌握醫生薪水的數目。用額外的%3來指%97的醫生薪水破百萬,這也太誇張了。而這個健保約是近10年才開始連續的改革和壓低醫生的薪資。

薪水當然是不錯,不過沒有前面說得那麼誇張,現時刻點醫院系統下的醫生超過20萬就已算資深的薪水了。當然每家醫院的薪水也是有
小差異的,因為額度也不完全相同。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4:02 PM


引用:
knight0329寫到:
長庚體系升遷比較困難,原因就私下再說。有機會被挖角或被幹掉就會換醫院了。真的可以領到那份主治薪水的人實在是區數指可數。

再來中醫師和西醫師是不同體系的東西,牙醫師也是和醫學院不同體系。牙醫並不是醫學院的分支,而是牙醫系。

而健保可以加入可以不加入,有些"名"醫的診所並沒有加入健保,而是收現金,所以沒有額度的問題,但是在台灣百分之97的醫生都加入了健保體系,也就是薪水是固定額度在分的,健保局早就已經掌握醫生薪水的數目。用額外的%3來指%97的醫生薪水破百萬,這也太誇張了。而這個健保約是近10年才開始連續的改革和壓低醫生的薪資。

薪水當然是不錯,不過沒有前面說得那麼誇張,現時刻點醫院系統下的醫生超過20萬就已算資深的薪水了。當然每家醫院的薪水也是有
小差異的,因為額度也不完全相同。

長庚的話我不知道,不過裡面有一套很嚴謹的制度,這制度從以前就是這樣(那時候全台灣還在流行收紅包,可是他沒有),而且這樣講好了,就算你不是長庚頂尖的,薪水比起其他醫院應該不錯,因為王董事長主張不收紅包,抓到就把你幹掉,可是他也不會太虧待你,不然他就會要你收那個紅包了

可是我看到我認識的牙醫我都是說醫生
不是說某某技師這樣
如果你認為不能講醫師那牙醫算什麼?
技職體系出身的?
更何況我探頭出去
牙醫扛磅底下也是寫全民健保
不是醫師可以掛全民健保嗎?
牙醫的行為不是健保給付的範圍嗎?

另外中西醫儘管不同體系
可中醫師還是醫師阿
而且不蓋你
我認識的那個密醫還比西醫賺
怎麼賺前面講過不再贅述
甚至連有牌的都還跑來跟他學

我看到的應該都有破百萬,不過人家到底賺多少,我可不敢過問,就像你問我摩托車業一個月到底可以賺多少,我跟你也是避重就輕這樣,不過從我的觀察,醫師真的不會輸人,我之前手術剛好用的就是比較棒的國外健保不給付的高科技產品,至於有沒有裝上去還有好不好用,鬼知道

既然不錯應該也沒啥抱怨了,很多人是沒工作在怨嘆,而且現在流行的是醫學美容、抗老化,我相信這個還比較有賺頭,幾隻玻尿酸打完,雖然做的可能是一些護士就能做的事,可是要價應該不少才對,因為就算你再怎麼抱怨健保,醫生還是可以生出一大堆健保不給付的讓你買,所以健保到底有沒有差,我不知道,不過我也可以告訴你,要我有醫生那樣的技巧和頭腦,要在健保底下賺錢也不是那麼困難,畢竟我個人來講,一年看不到一次病,而且現在沒在工作,健保還是一樣要繳也沒比較省,那你把健保想成公家機關的預算好了,他一年就給你那麼多,一般人只會拼命請而不是幫健保省錢,我以前講過了,我一個客戶在國小當總務主任,他本來年度花公款剩下二十幾萬上繳回去,結果隔年預算下來把他本來上繳的二十幾萬扣掉,上面是說看你只用那麼多就那麼多預算就好,氣到他非常賭爛,這種事情一出現,誰會幫健保或公家機關省錢阿?不拼命挖垮你就很不錯了,我上面也講到有醫院以前就是讓你拿健保卡去蓋章然後送你洗衣粉,要說他跟健保卡請的款剛好一包洗衣粉價打死我我也不信

最後再稍微跟您聊一下你提到的我舉的兩前例剛好是名醫的事
你可能也不知道在遇到名醫之前在下也是去有牌醫生那開過刀花了不少錢
甚至比兩位名醫加起來的還要多
所以...一切盡在不言中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4:28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sakillll    時間: 2009-11-9 04:24 PM

72元一天8小時,一個月才1萬7,不到基本工資
現在各行各業沒那麼好賺了

但沒辦法政府早上一開門,就是天文數字的營運,稅金沉重不壓垮民間消費才怪
發表人: lineageis    時間: 2009-11-9 04:26 PM

上面提到醫院會不會倒的問題。

你去看醫龍2,裡面就有要倒的醫院,被主角救起來。
證實醫院是會倒的。

抱歉我承認來亂的,大大請繼續。
發表人: knight0329    時間: 2009-11-9 04:28 PM

他們的確是全民健保制度下的一部分,但是拿牙醫師中醫師,來比較立論是正確的,這也是不公允的。就像他們也同樣都領勞保,但是可以和工地的工人作比較嗎?

輕鬆上面,牙醫並不需要面對生死,中醫即便需要面對生死,但是也不是面對立即手術台上的生死。
薪水多上面,外科醫生以及部份內科醫生,很難不靠醫院的儀器來治療病患,故他們也是難出來開業的(比方說外科診所)。故薪水也不會有月薪破百萬這種情況。

會拿出這兩個來比較,是因為前面有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混雜"在一起來講,所以才要特別的分割出來,牙醫和中醫可以定時作息,工時固定,但是外科醫生並沒有辦法這樣,所以我從基本的科系來分割兩者的不同,而不能單單因為都叫醫生,就是相同的東西。現在該討論的是診所的?醫院的醫生?內科還是外科?中醫還是西醫?都有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和限制,不是只要叫做醫生就可以從一而論之。因為開診所的美容醫生賺破百萬,所以指稱醫生薪水太高,那那些沒破10萬工時超過16小時的還是七天都要值班的醫生,不是要出來唉唉叫說:我不是你們要打的靶。

現行的健保制度下,是醫藥分家,所以只有藥師才能賣藥,醫生無權賣藥,不然會吃官司的,所謂的A藥錢,只有診所才可能幹出來,醫院本身都有附設藥局,兩者所負擔的額度,是不同的範圍。

醫生本來就有分好壞,技術好得醫生未必賺的多,賺的多也未必是不好得醫生,但是重點是醫生不是每個都賺的那麼多。我並沒有在抱怨醫生待遇不好,而是特別澄清醫生沒有賺到用旅行袋在裝錢,也僅有特例才有月薪破百萬這種情況。這都不是普遍的現象。

[knight0329 在  2009-11-9 04:32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4:31 PM


引用:
knight0329寫到:
他們的確是全民健保制度下的一部分,但是拿牙醫師中醫師,來比較立論是正確的,這也是不公允的。就像他們也同樣都領勞保,但是可以和工地的工人作比較嗎?

輕鬆上面,牙醫並不需要面對生死,中醫即便需要面對生死,但是也不是面對立即手術台上的生死。
薪水多上面,外科醫生以及部份內科醫生,很難不靠醫院的儀器來治療病患,故他們也是難出來開業的(比方說外科診所)。故薪水也不會有月薪破百萬這種情況。

會拿出這兩個來比較,是因為前面有些似是而非的觀念"混雜"在一起來講,所以才要特別的分割出來,牙醫和中醫可以定時作息,工時固定,但是外科醫生並沒有辦法這樣,所以我從基本的科系來分割兩者的不同,而不能單單因為都叫醫生,就是相同的東西。現在該討論的是診所的?醫院的醫生?內科還是外科?中醫還是西醫?都有要面對不同的問題和限制,不是只要叫做醫生就可以從一而論之。因為開診所的美容醫生賺破百萬,所以指稱醫生薪水太高,那那些沒破10萬工時超過16小時的還是七天都要值班的醫生,不是要出來唉唉叫說:我不是你們要打的靶。


從一開始就沒有在抱怨醫生待遇不好,而是特別澄清醫生沒有賺到用旅行袋在裝錢,也僅有特例才有月薪破百萬這種情況。這都不是普遍的現象。

面對生死?
其實面對生死錢反而領比較多
沒記錯的話我一個同學他老媽透露
他女兒去上晚上的一個晚上就一萬了(我不知道那時候在當正式醫生了沒)
比起一般人情況實在好太多
講難聽一點
死是病人死醫生醫死人會自己死嗎?
不會阿
你有沒有看過醫生從手術房出來說手術失敗然後家屬還跟醫師道謝?
我倒看過不少
當然也有被告的
不過比較少
會不會告成也不一定

我承認不少醫生有的手術一次可能就連續八九個小時
很累壓力也很大
不少人出來就馬上一根菸
可是我是覺得世界上不可能好事讓你佔盡還讓你說些五四三
要說生死交關
警察大人可是更多
可是跟醫生比起來應該沒醫生那麼賺
可是出去執勤死的可能是自己
隨便新聞找就是一則員警的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09/69/1ulzm.html
當然希望他能被救活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4:56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lineageis    時間: 2009-11-9 04:43 PM

其實各位有沒有看過救命病棟24時系列作。

急救部門不同於其他。
流程就是先急救,再轉去各科部門。
除了壓力之外,風險也最大;恐怖的是急救成功是剛好而已,急救失敗的話有部分人會去提告的。
所以被6家醫院拒收、被8家醫院拒收的人球一堆,當然大家都知道這點台灣也是一樣。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4:49 PM


引用:
lineageis寫到:
其實各位有沒有看過救命病棟24時系列作。

急救部門不同於其他。
流程就是先急救,再轉去各科部門。
除了壓力之外,風險也最大;恐怖的是急救成功是剛好而已,急救失敗的話有部分人會去提告的。
所以被6家醫院拒收、被8家醫院拒收的人球一堆,當然大家都知道這點台灣也是一樣。

這要看法官吧
如果醫生問人到底會不會死
他的死我的處理不當到底佔了多少成分
我覺得醫生能夠全身而退的機會也是不低
畢竟有的病人本身就重症要急救了
講句難聽的
就算不處理還是會死
所以...

何況你是在醫院這體系
裡面應該也有法務吧
他們會是第一道防線
不太會一開始就把醫生送到最前線當砲灰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4:51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平凡小任    時間: 2009-11-9 05:05 PM

算了
不聊醫生了
越聊越黑暗
不過最後我要小小補充
我之前開疝氣
院長居然說他跟魏醫師是同學
還說魏醫師比他好多了(好賺多了)→院長開口一比較也都是錢,不蓋你
不過其實上次健保刀再加上所謂健保不給付材質和住院
大概也是一萬塊左右
其實跟沒健保時好像差不多
也許還比較貴也說不定
此外
在我國中給他開刀時他是不主張住院的
現在健保他就大概都會要你住院觀察一下
反正裡面理由可能就是我之前講的
我也不是什麼局內人
純就我看到和經歷、感受到的發表意見
我也無意貶低醫生這個行業
畢竟他們救人也很辛苦
有些我也認識甚至有些還是國中同學台大醫科畢
不過也請不要忽視一些比較現實的層面
這才是我要講的部分

[平凡小任 在  2009-11-9 05:08 P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lineageis    時間: 2009-11-9 05:09 PM

總歸醫生就是高報酬的職業。
不需要有異議。
不然為何錄取分數永遠第一,人人都想當阿。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9 06:16 PM


引用:
lineageis寫到:
總歸醫生就是高報酬的職業。
不需要有異議。
不然為何錄取分數永遠第一,人人都想當阿。




引用:
所以紅包什麼的,醫生真的會賺的少嗎?
扣掉本來就頗豐的薪水
再加上紅包?

我當然不是指所有醫師
因為還有intern什麼的
不過應該不要太爛的都還有一定行情
就算給你最差最差好了
會差到要跟問講比嗎?
不可能吧?

的確,我看別人的職業賺錢都很容易啊,好像躺著就能賺了. 好羨慕.
也許這就是人家說的在一行怨一行吧.

好比郭董,他老人家說不定十分鐘不到就能入賬百萬以上了吧?
也就是說他老人家拉頓屎的時間當中員工幫他賺的錢,我們很多人要賺好幾年吧?
發表人: sakillll    時間: 2009-11-9 07:37 PM


引用:
ken91寫到:

引用:
lineageis寫到:
總歸醫生就是高報酬的職業。
不需要有異議。
不然為何錄取分數永遠第一,人人都想當阿。




引用:
所以紅包什麼的,醫生真的會賺的少嗎?
扣掉本來就頗豐的薪水
再加上紅包?

我當然不是指所有醫師
因為還有intern什麼的
不過應該不要太爛的都還有一定行情
就算給你最差最差好了
會差到要跟問講比嗎?
不可能吧?

的確,我看別人的職業賺錢都很容易啊,好像躺著就能賺了. 好羨慕.
也許這就是人家說的在一行怨一行吧.

好比郭董,他老人家說不定十分鐘不到就能入賬百萬以上了吧?
也就是說他老人家拉頓屎的時間當中員工幫他賺的錢,我們很多人要賺好幾年吧?

股票漲時,一秒鐘幾十萬上下
發表人: mcombbs    時間: 2009-11-10 07:23 AM


引用:
mcombbs寫到:
時薪太低就應該改行, 讓供需自然達到平衡. 政府若干擾市場硬撐住少數人的收入, 只會造成整個社會更大的花費.

至於醫師怎會跟運將比, 這我就覺得很詭異了, 顯然台灣現在真的很糟糕, 民心逐漸共產化.

真是不約而同.



引用:

    * 2009-11-10
    * 工商時報
    * 【王立德/台北報導】

      受制民間反對聲浪,導致重大財經政策難以推行的現況,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昨(9)日提出警告,這突顯台灣可能陷入「經濟民粹」泥沼,後果就是,恐步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南美經濟發展停滯後塵。他具體指出,雙卡利率上限、油電價格管制、賦稅改革、肥貓化4項議題,都有此傾向,值得重視。

......

     許嘉棟以近15年兩岸經濟決策進行比較,結論是「大陸資本主義化,台灣社會主義化」

發表人: ken91    時間: 2009-11-10 09:39 AM


引用:
mcombbs寫到:

引用:

    * 2009-11-10
    * 工商時報
    * 【王立德/台北報導】

      受制民間反對聲浪,導致重大財經政策難以推行的現況,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昨(9)日提出警告,這突顯台灣可能陷入「經濟民粹」泥沼,後果就是,恐步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南美經濟發展停滯後塵。他具體指出,雙卡利率上限、油電價格管制、賦稅改革、肥貓化4項議題,都有此傾向,值得重視。

......

     許嘉棟以近15年兩岸經濟決策進行比較,結論是「大陸資本主義化,台灣社會主義化」

近年來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多少都有點社會化修正,不只是台灣啦.
會不會修過頭,就得靠政治大頭目們替台灣把關.
發表人: speed    時間: 2009-11-10 05:15 PM

幹一行,怨一行
行行都有說不完的怨
夠條件就轉行啊
條件不夠就忍著吧

奇怪了,怎麼會從計程車運將聊到醫生咧




歡迎光臨 TWed2k (http://twed2k.org/)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