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主題: [新聞] [分享]曾被日人輕蔑 台灣黑手拼出iphone [打印本頁]

發表人: cena    時間: 2011-6-30 05:10 PM     主題: [分享]曾被日人輕蔑 台灣黑手拼出iphone

靠著不服輸的顛覆精神,正達國際勇闖被日本獨霸的光學玻璃產業,就連鴻海集團都必須投資入股,才能取得關鍵技術,一家小公司如何做出超乎尋常的成績?

位於苗栗銅鑼工業區的正達國際光電所生產的化學強化減薄玻璃,就是iPhone與iPad的ITO導電玻璃,沒有了這一片玻璃,你我手中的手機很容易刮傷破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更不可能實現做出超輕薄手機的夢想。

鍾榮華與鍾志明這一對父子,超過四十年沉浸在玻璃堆裡打拚,甚至於鍾家人的脊髓都因為長年扛玻璃而變形,雙手佈滿被玻璃劃破的傷痕。

【從傳產轉戰高科技】

但是英雄不怕出身低,原先經營低技術門檻的建築玻璃加工的鍾氏父子,靠著不服輸的顛覆精神,埋頭研發,勇闖長期被日本所獨霸的光學玻璃產業,終於卡進蘋果供應鏈的窄門。

15年前,台灣玻璃加工業日薄西山。身為長子,鍾志明決定轉型到高科技產業,直接跨入高科技產品的光學玻璃領域。正達國際光電從傳統建築用的玻璃加工,轉戰到高科技的光學玻璃,「就像一艘小船駛進大海裡,波濤洶湧,」正達國際光電總經理江嘉斌形容。

鍾志明跟總經理江嘉斌太低估玻璃拋光研磨的困難度,以為花了兩億元買來的拋光機器與研磨粉,靠著自己的摸索,就可以做出媲美日本品質的減薄玻璃了。沒想到,卻讓他踏進另外一個危機,原來從拋光研磨、切割到磨邊,都有很多看不見的技術門檻。

【遭遇一生最大屈辱】

長期以來,電子產品的光學玻璃,技術都掌握在日系廠商手上,絕對不可能輕易教會台灣業者。日本業者的產品品質良率都可以維持在99%以上,但是正達只有95%。這不到5%的差距就像是一道深不見底的技術斷層。

然而,在正達的技術無法突破的困境下,鍾志明只好帶著老邁的父母親,赴日本一家玻璃廠,希望取得技術支援,卻遭遇到這一輩子最大的屈辱。

當時,這一家日本玻璃廠的一位部長直接對著鍾家人輕蔑地說,「這個電子光學的玻璃,比做建築難1萬倍、1千倍,這不是你們台灣能做的,」雖然這一段回憶已經超過5年,但字字句句,都深刻在鍾志明的心坎裡。

「因為這一句話,就讓我決定要做光學玻璃,我一定要做,我要做到讓他回來找我,」鍾志明吃了一肚子的悶虧之後,回台灣更加投入技術開發。

公司草創前10年,正達國際光電始終沒賺錢,全依靠鍾家父子的硬撐,10年內燒掉6億元在開發技術,終於換得玻璃的減薄與化學強化獨門技術。

當時,鴻海集團接下蘋果訂單,但所有的玻璃都是從日本進口,獨缺最關鍵的玻璃供應。2007年,鴻海看中了正達的研發實力,投資入股。沒想到,鴻海花3年沒達成的目標,卻被正達3個月就達陣,突破了被日本獨佔的玻璃供應來源。

像鍾志明這樣不斷顛覆產業生態,正是台灣勇闖世界的最大驅動力。
發表人: Ralse    時間: 2011-6-30 07:08 PM

這中間貢獻了多少工程師的肝跟肺呢?
用這些祭品招喚出的成功...我不知道該不該拍手叫好...
發表人: chungweitang    時間: 2011-6-30 10:11 PM

努力得到回報 可喜可賀又可樂
發表人: BlackSun    時間: 2011-7-1 10:08 AM

>>公司草創前10年,正達國際光電始終沒賺錢,全依靠鍾家父子的硬撐,10年內燒掉6億元在開發技術,終於換得玻璃的減薄與化學強化獨門技術。

一句話 先有錢燒才能繼續下去



>>鍾志明只好帶著老邁的父母親,赴日本一家玻璃廠,希望取得技術支援

我從來沒有聽過帶老爸老媽 去跟老師求60分可以通過的!
更何況公司機密文件


這篇告訴我的是 正達 要被炒了還不快去買 然後快賣
發表人: mmcatdog    時間: 2011-7-1 10:23 AM

連鴻海集團都必須投資入股
這點我比較在意
不要被所謂的自己人吃了 還幫他數鈔票就好
發表人: sink    時間: 2011-7-2 01:28 PM


引用:
Ralse寫到:
這中間貢獻了多少工程師的肝跟肺呢?
用這些祭品招喚出的成功...我不知道該不該拍手叫好...

說得好
然後努力cost down勞方與生產成本
取得訂單靠得是低毛利的價格競爭
最後爽的只有老板跟炒股大戶
這就是台灣的科技業阿...
發表人: mcombbs    時間: 2011-7-2 03:05 PM


引用:
Ralse寫到:
這中間貢獻了多少工程師的肝跟肺呢?
用這些祭品招喚出的成功...我不知道該不該拍手叫好...

若只是工程師的肝跟肺, 正達應該遠比不上鴻海吧.




歡迎光臨 TWed2k (http://twed2k.org/)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