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其他]
[分享]管理工時不如管理工質
[打印本頁]
發表人:
velance
時間:
2015-7-7 11:46 PM
主題:
[分享]管理工時不如管理工質
政府近日修改勞基法,將原先的雙週 84 小時規定,降低為每週 40 小時,亦即單週減少 2 小時,並明訂每月加班不得超過 54 小時。
不少官員、記者都表示將有 800 萬人受惠,是廣大工作者的勝利。
但說實在,這邏輯根本完全與時代脫節。
在工業革命為主的 20 世紀,多數人在工廠裡進行製造相關的勞力密集工作,為了保護國民健康,政府因此用法律去限制超時工作、過度加班,以免企業為了短期利益,過度操勞工人,犧牲了他們的長期體質,以及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來到 21 世紀,工業革命進入尾聲,自動化革命快速崛起,勞動工作正快速被機器所取代。
鴻海日前發佈三年內七成人力將改由機器執行,正式宣告工廠全面自動化時代到來。Google 的自動駕駛車、軟銀的 Pepper 家務機器人等的陸續上市,也暗示服務業工作很快接著被取代。
腦力密集取代勞力密集
因此,在本世紀,多數人類所從事的工作,勢必陸續往食物鏈上層移動,去設計控制這些機器的軟體、硬體,而不是跟他們比賽勞動 ─ 無論在能源消耗、效率、精準、持久、工安,人類絕大多數時候無法與機器人競爭。
與傳統勞力工作不同的,是知識工作並不需要一個固定的環境。最明顯的例子是在咖啡館、高鐵等候區等場所,永遠都有人在用電腦、平板,更新文件、回覆 Emails。事實上,現在的我,正利用等候小孩上課的空檔,在體育館旁休息區完成這篇文章。
不僅地點自由,現代知識工作者的時間也是自由的。或者說,我們根本無法控制工作的時間,因為大腦的運作,並沒有所謂開始與結束。
再以本文為例,為了決定該寫什麼題目,過去幾週我利用許多空檔,Google 資料、探索方向,一天當中,不少念頭在腦中閃過,思考後又放下,回去專注在日常的會議、其他的工作。直到今天早上,醞釀已久的主意與線索,突然在閱讀某則新聞時連成一線,讓我得到了今天這篇文章的靈感。
這樣的工作過程,根本無法定義什麼時候是上班,什麼時候又是下班,甚至也無法追蹤到底用了多少時間在今天這篇文章的醞釀之上。
而所有新時代的腦力密集工作,基本上都有類似的結構。因此,所謂的每週上班 40 小時,每月不能加班超過 54 小時,根本是一個與時代脫節的無意義規定。
更有甚者,與體力不同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腦力越是使用,越是進步,也就是說,限制知識工作者的加班時數 (如果能夠的話),基本上是對國家長期競爭力的一種傷害,而不是保護。
時代改變,恐龍法律背後的謬誤邏輯,短時間內或許很難跟上改變,但今日的企業主管,至少可以先換掉自己的腦袋。
以下是我建議的基本心態重組:
1. 管理品質,不要管理工時
不要再把同仁們留在公司的時間長短,作為一種對公司貢獻的衡量。相反的,應該要去積極建立對作品品質的衡量方法,來正確彰顯他們的貢獻 ─ 我知道這很難,但用工時替代是錯的。
2. 獎勵效率,不要獎勵勞苦
停止稱讚花很多時間辛苦做事,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的同仁。相反的,很快達成工作成效的同仁,送他們假期作為回饋。
3. 大量增加知識分享活動
知識的複製是免費的,但得到對的知識,卻會讓同仁工作效率大幅提昇。如同剛才描述,知識工作需要長時間的靈感收集、累積,因此增加知識分享活動,可以大大提昇同仁揉合出好作品的機率。
4. 投入比進入重要
熱忱是激發一個知識工作者日思夜想,產生最大能量的最重要引擎,因此找到對公司有高度認同感,在團隊中有高度歸屬感,對所屬專案有高度興趣,能得到高度成就感的同仁,才是重點。
時代早已改變,管理的基本邏輯也得跟著改變。別再用明朝勞工的劍,殺清朝狀元的官了各位。
發表人:
innova
時間:
2015-7-8 04:03 PM
管理品質 , 獎勵效率
這個 要各公司自己管控吧?
每個不同domain工作,標準也不太相同
政府真想管 這麼多企業 要多養多少公務員才有辦法管
但是 訂定最高工時 確是很容易能訂定法律來規範的
所以,今天 換成你是制定國家律法的人
你要表示 你有在做事,工時限制 必須要調整
你會開放工時 (每人每週上班24*7 不犯法)? 還是限制工時?
發表人:
ggenius
時間:
2015-7-8 09:53 PM
老闆的用途就是壓榨出你身上的每一滴血汗
這就是台灣.............
發表人:
asarong
時間:
2015-7-8 10:17 PM
我只能說限定工時在某些行業是必需的,尤其是勞動業,相反的,在資訊業限定工時是毫無意義,我兒子在資訊業上班,曾經在喝喜酒(晚宴)時接到客戶電話,對方電腦程序出了狀況,我兒子就在電話中協助對方解決問題,這種狀況豈能用工時來論斷,只能說是責任制,因為對方是他的客戶,那他就要去處理...
至於製造業,如建築工人,工廠生產員工....那限制合理工時是必需的,否則任資方壓榨勞力就是開倒車啦!
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情況下,如何兼顧或取捨,那就看掌局的當家了...
發表人:
ianroo
時間:
2015-7-9 02:52 AM
我覺得管理者必須要有正確認知,還給員工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應該要提供更有彈性的方式來計算工時,舉例說樓上在資訊業的兒子,要是他有兩三個同事先後離職,老闆要省錢並要這位兒子接下這些陸續沒人照看的客戶?那麼客戶(們)的電話就不是只有吃喜酒的時候才會打來,因為是責任制,這個兒子豈不是沒有了生活。但是如果假設公司提供手機門號,處理公事的電話,可以記入工時之中,那麼當總時數超過限制工時太多,會成為一個給企業主需要加派人手的壓力跟警訊。當然其他部份的計時方式還需要更多的智慧來解決。
覺得責任制已經傷害小老百姓太多,工質可以反應在薪水之上,但是工時(上限)應該還是要嚴格要求。
[ianroo 在 2015-7-9 02:54 AM 作了最後編輯]
發表人:
ds0527
時間:
2015-7-9 09:18 AM
引用:
asarong
寫到:
我只能說限定工時在某些行業是必需的,尤其是勞動業,相反的,在資訊業限定工時是毫無意義,我兒子在資訊業上班,曾經在喝喜酒(晚宴)時接到客戶電話,對方電腦程序出了狀況,我兒子就在電話中協助對方解決問題,這種狀況豈能用工時來論斷,只能說是責任制,因為對方是他的客戶,那他就要去處理...
至於製造業,如建築工人,工廠生產員工....那限制合理工時是必需的,否則任資方壓榨勞力就是開倒車啦!
魚與熊掌無法兼得的情況下,如何兼顧或取捨,那就看掌局的當家了...
可以排人輪班,客戶打給輪班人員處理。
這樣人員就可以上班努力工作,下班盡情休息。
只是這樣又會變成工作需要輪班,跟人事費用支出增加~
發表人:
jrala
時間:
2015-7-9 05:37 PM
管理 老闆的腦袋 會更好!
發表人:
Ailio
時間:
2015-7-9 09:24 PM
服務業 有營業時間的基本上是看工時
生產業(包含資訊) 則是可以看產能不看工時
如同因材施教一樣 不同部門人才的管理方式也要不同 夠靈活才能活用人才
不過台灣都是把員工當成 "支出" "開銷" 而不是資產
所以只想要撙節支出 而不是提高資產價值
發表人:
jazzblue
時間:
2015-7-10 12:21 AM
會照顧員工的企業 越來越少了
那些大老闆 只想著 如何壓榨員工 來成就自己的財富
歡迎光臨 TWed2k (http://twed2k.org/)
Powered by Discuz!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