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求助] [問題]對於一般8m/12m的使用者,一張好的網卡有必要嗎?   字型大小:||| 
chaeung
版主
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
GOD

 . 積分: 264
 . 文章: 1337
 . 收花: 1379 支
 . 送花: 1 支
 . 比例: 0
 . 在線: 1321 小時
 . 瀏覽: 16502 頁
 . 註冊: 8051
 . 失蹤: 936
#1 : 2006-1-29 02:31 A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個人獨斷的偏見:

幫老毒王補充一下.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IEEE 802及RFC的文件中有關LAN/MAN CSMA/CD運作的部份,
同樣10/100的NIC, 為何3Com/Intel要賣一千多, RTL只有一百多?
好卡上的電子零件用料好耐久度高, 電氣特性穩定, 晶片功能強大, 用心開發驅動程式, 對整個系統運作的順暢度幫助極大, 這才是別人願意花10倍價錢的原因.
除了高速傳輸下的CPU負擔外, 更重要的是封包lost的比率, 這是一般人不會去注意的.
簡單說明, 一個大檔案的傳送, 切割成10000個封包時, 頻寬有多大, 速度有多快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同樣網路環境下, 好卡可能10100個封包傳完, 爛卡可能要用到130000個封包才能傳完.
一般人看了: 嗯... XXX KByte/s速度夠高夠爽, 但不會想到是大量封包lost要重送灌水灌出來的數字, 而傳完時間也較慢.
養寵物或網路影音或網路Game會LAG? 真的是頻寬不夠嗎? 建議花錢升頻寬前, 先花錢買快好網卡吧...

以上

又, 題外話, BSD的網卡驅動程式中作者寫了: rl=RealTek 8129/8139晶片系列(俗稱螃蟹卡)是生平僅見第一爛卡, vr=VIA Rhine, Rhine II晶片系列(DFE-530TX)則是生平僅見第二爛卡, 這兩種系列的網卡大約佔台灣市場七八成以上, 各大ISP最少背一半的黑鍋...

再以上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快速回覆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chaeung
版主
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等級: 30
GOD

 . 積分: 264
 . 文章: 1337
 . 收花: 1379 支
 . 送花: 1 支
 . 比例: 0
 . 在線: 1321 小時
 . 瀏覽: 16502 頁
 . 註冊: 8051
 . 失蹤: 936
#2 : 2006-2-2 02:53 A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個人獨斷的偏見:


引用:
innova寫到:

引用:
chaeung寫到: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IEEE 802及RFC的文件中有關LAN/MAN CSMA/CD運作的部份

"W"AN? (Wide Area Network)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都會區域網路)

有興趣的話可以下載來看看, 給電子研發工程師看的, 幾年前可是要花高價才買得到的哦 ^_*
http://standards.ieee.org/catalog/olis/lanman.html


引用:
innova寫到:

引用:
又, 題外話, BSD的網卡驅動程式中作者寫了: rl=RealTek 8129/8139晶片系列(俗稱螃蟹卡)是生平僅見第一爛卡, vr=VIA Rhine, Rhine II晶片系列(DFE-530TX)則是生平僅見第二爛卡

我以前用 Linux RedHat 6.2裝 Dlink VIA Rhine 5xx , 還要自己抓別人寫的 Driver來裝,
Collection 很嚴重... ftp到一半 會斷線!  得把 network restart 才行...
換用 3Com 就完全沒有了(可惜 價錢 實在是...)!
換用 8139 也不需要自己裝 Driver, 也沒有collection...
8139 價錢 還比 DLink 便宜許多...  幾乎  1:2
so... 以後 寧可用 8138 也不願意用 DLink 的"慘"品...

FreeBSD 就沒用那麼深入...  不清楚 FreeBSD對 8139 的 驅動 有沒有問題...
不過 看樣子, DLink 的慘品 我應該是不會再用了...


沒見過爛網卡負載過大導致系統crash吧?
另外... 錯字...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具有偵測衝突的載波感測多重存取)
是Collision不是Collection

再題外話, 記得數個月前才回複過一篇問題: 英文有多強, BSD/Linux就能學多強的說=.=

以上

[chaeung 在 2006-2-2 02:54 AM 作了最後編輯]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快速回覆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快速回覆
表情符號

更多 Smilies

字型大小 : |||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        

溫馨提示:本區開放遊客瀏覽。
選項:
關閉 URL 識別    關閉 表情符號    關閉 Discuz! 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信件通知
發表時自動複製內容   [立即複製] (IE only)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5 09:22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18015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