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其它綜合] [討論]推薦書單表----有推薦的書,請麻煩貼這   字型大小:||| 
kaipingwang
鐵驢友〔中級〕
等級: 5等級: 5
阿尼

今日心情

 . 積分: 52
 . 文章: 22
 . 收花: 326 支
 . 送花: 75 支
 . 比例: 0.23
 . 在線: 187 小時
 . 瀏覽: 440 頁
 . 註冊: 7129
 . 失蹤: 4807
#1 : 2007-3-12 09:02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評分:+3   
書名:天安門
作者: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以下為www.books.com.tw對此書的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53779

心得:

天安門—史景遷的微歷史觀
標題之所以用微歷史觀(micro-history),乃是以黃仁宇教授在「萬歷十五年」 (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一書中的後記標題 「『萬歷十五年』和我的大歷史觀」做相對。

黃宇仁教授所謂的大歷史觀(macro-history),必須有國際性,希望以四海為家的精神,增進東方與西方的了解,化除成見。而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可以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中國的革命,好像一個長隧道,需要一百零一年才可以通過,我們的生命在長也難以達到九十九歲,以長短作衡量,我們個人的歷史是難以去作為大歷史的,「萬歷十五年」一書是將歷史的基準點往後推三百至五百年才能涉入大歷史的輪廓。

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 : 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
(天安門)的作者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是耶魯大學歷史學系的講座教授,是國際有名的中國現代史專家(他前一陣子有來過台灣),寫了一系列關於中國近代史的書籍,而他的書是把史學與文學融合為一體,是具有雅俗共賞的敘事作品。
在本文的前面我提到了黃仁宇教授的大歷史觀,而本書是以近代中國知識份子的一生作為描述方式,所呈現出來的微歷史觀。

其實可以把這本書當成一本近代歷史故事書來看,書中的人物你絕大部分都聽過(我相信大家都是在國中高中的歷史課本上閱讀到的),但讀完這本書你將會更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在此節錄一段文章,此文是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蒙遜(德國人),認為一個史學家其作品該具有什麼樣的特徵:
一、作品具體而微的展示出一個時代的性格和精神。
二、作品中所敘述的事實和其中人物的言行,其真實性無不建立在充足的文獻根據之上。
三、通過對史料的精心取捨安排,他用小說家的巧妙手段,說出整個故事的真相,讀來津津有味。
四、在他的故事中,用墨或濃或淡,或隱或顯,一切都遵守著適當的章法。
五、在人物描寫方面,幅度的大小或輕重並不以他們的身份或地位之高下為標準,而是看相對於闡名當時社會的狀態和一般人性而言,他們究竟可以發揮多少作用。
六、對於人物的處理,他並不僅僅止於外在的描寫,而是讓讀者對他們有親切的認識,有如曾接觸過其他人一樣。

看完天安門這本書,就會知道史景遷一樣都不缺,他的確忠實且立論有據的寫出那段日子的各色人物,本書副標題為The Chinese and Their Revolution 1895-1980。(中國人與他們的革命)
而一八五年是一個動盪年代的開始:
一八九五年,孫中山廣東起義失敗,陸皓東被處死,孫中山流亡海外。
一八九五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一八九五年,康有為率梁啟超等千名舉人上書光緒皇帝反對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是為「公車上書」。

本書既然是以人物作為主軸來貫穿全場,自然偏向史記式的傳記體,全書選出了幾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為「經」穿插幾個知識份子為「緯」,畫出了這時期中國歷史的波動。

康有為、魯迅、丁玲為經,秋瑾、沈從文、瞿秋白、徐志摩、聞一多、老舍六人橫貫其中是為緯。在井然有序的經緯之中,穿插著鄒容、梁啟超、蔡元培、陳獨秀、林徽音等人。但作者史景遷認為,即便有經緯之分,但這不代表著人物之間的重要性有高低落差,丁鈴的地位自然不能跟康有為、魯迅相比,但是丁鈴代表著中間年代中的傳承與反動,林徽音(他是徐志摩跟第一任妻子張幼儀離婚的原因,因為徐志摩愛上了他,但是林徽音最後卻選擇與梁啟超之子梁思成結婚),自然也是一例。全書最後以一九七九年魏京生入獄結束,魏京生是中國的第一批紅衛兵,日後卻在文章中批評共產主義以及鄧小平,並倡導中國的第五個現代化「民主」,而被捕入獄,日後中國政府在各界的輿論壓力下,以「保外就醫」的名義將他送到美國。

知識份子的使命是神聖的,他們促進的中國的現代化,用筆桿代替槍桿子挑戰威權(但是槍桿子出政權這句話狠狠的打了握著筆桿的人一巴掌),書中的知識份子絕對不是完美的人(看看徐志摩就知道了),但他們勇於追求心中的理想卻是無庸置疑,主張君主立憲的康有為梁啟超師徒v.s.建立民主共和的孫中山便是一例,不看過此書又怎會知道他們當年曾經因為立場相對而彼此競爭呢?為什麼梁啟超在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禮上痛斥兩人不守禮教,也在書中有說明。

最後,我將史景遷在序言中的最後一句話在此分享給各位:
「中國歷史不是一場能讓舞台兩旁的人安然無恙、不受牽連的戲」
(只因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份,一部微小的歷史構成的大歷史)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aipingwang
鐵驢友〔中級〕
等級: 5等級: 5
阿尼

今日心情

 . 積分: 52
 . 文章: 22
 . 收花: 326 支
 . 送花: 75 支
 . 比例: 0.23
 . 在線: 187 小時
 . 瀏覽: 440 頁
 . 註冊: 7129
 . 失蹤: 4807
#2 : 2007-3-12 09:05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評分:+3   
書名:勇敢抉擇:Carly Fiorina回憶錄
作者:Carly Fiorina
以下網址是www.books.com.tw對本書的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46035

心得:
改革戰士之歌—菲奧莉娜回憶錄
很久沒看過這麼令人感動的書了,勇敢抉擇—菲奧莉娜回憶錄,
當初見到這本書,心理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啊,這個被惠普踢
出公司的前執行長,書裡面是告訴我們她是怎麼失敗的嗎?」

不諱言的我有種想看笑話的念頭,便順手把這本書買回家了,但
看完之後我必須要跟菲奧莉娜道歉,因為菲奧莉娜帶給我太多啟
發了,她的人生與工作態度是有多麼的積極與熱情。此種正面的
情緒在她多年的職場生涯中未曾有一絲的減少,反而激勵著她在
逆境中繼續往前進,對人生與工作的積極與熱情每個人都有,但
又有誰能維持現狀呢?菲奧莉娜在書中的結尾寫著:「我的靈魂
屬於我自己,我感到心安.........我感到快樂。」我期盼自己在此刻
、在十年後能對自己說出這句話。

在此跟不熟悉這位「改革戰士」的各位介紹一下菲奧莉娜,一九
五三年生於德州奧斯丁,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主修中古史,取得
馬里蘭大學企管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碩士。一九八
0年起進入AT&T以及分割出來的朗訊公司將近二十年,經歷各種
高階職務。一九九九~二00五年出任惠普執行長,二000年
起兼任惠普董事長,連續六年被美國財星雜誌封為「全球最有影
響力女性」。任職惠普其間主導對康柏的併購案,同時大力整頓
企業,但也為她埋下了日後遭反對派勢力的反撲,最後在二00五
年二月被迫離職,黯然下台。

書的起頭從她出生的家庭開始寫起,歷經求學過程,以及初出茅廬
的求職經歷,如前所述,她從AT&T開始她的不平凡經歷,並在書
中回憶她在各個部門的歷練和所遇到的「男人」與難題,為什麼我
要註明「男人」?因為在她的職場生活中,有不少的男同事與男上
司,在當時的職場中(其實現在也是)性別歧視是很普遍的,身為上
司的菲奧莉娜既要面對男性同事、男性長官,也要面對男性下屬,
在書中菲奧莉娜多次提及她是如何面對這些人,以及她是如何跨越
性別的界線表達出她的堅持與果斷,我想菲奧莉娜成功之處之一在
於她是個女性,失敗之處也在於她是個女性。她擁有女性的細膩心
思與堅強的韌性,但過於急躁的改革與躁進卻讓身為女性的她飽受
外界誤解與抨擊,這是很可惜的。

在閱讀的過程中,菲奧莉娜很清楚的告訴我們領導人的定位,領導
人的性質、領導人的地位,以及領導人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些
都在各種企管書籍中可以見到,但是藉由菲奧莉娜的回憶錄來看,
卻越發顯的真實與傳神。

領導人的責任是幫助部屬克服恐懼。

雖然我們不可能照自己的意思選擇必須克服的障礙,但是我們可以
選擇該如何去克服。

關於挑戰:你必須全力以赴,而且有可能會失敗,勇於面對挑戰才能
學習。

所有勝利取決於抉擇的成分多過於機運。

人生的重點在過程,不在目的地,沿途的每一步,造就了你我是個
什麼樣的人。

領導人的職責是訂定架構,以便他所服務的員工,能以正確的方式
,竭盡所能,做正確的工作。

領導人有責任為他所服務的組織建立持久的能力。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2 01:47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2887 second(s), 9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