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Adsmt寫到:
看完這一大串,有些心得發表一下:
1. 首先 raptor 不叫暴龍,而是迅猛龍之類的猛龍類。暴龍英文叫 tyrannosaurus, 就是暴君之龍的意思,會有人把一顆跑得很快的硬碟和一支NBA球隊取有暴君、兇暴意思的名字嗎?那不如取叫希特勒不是更有殘暴的意思....

因此 raptor 就是指動作迅速敏捷,這樣才符合產品和球隊的意義。
2. 雙核心不代表轉檔快,因為前提是轉檔程式要支援雙核心,有人以為裝了四核心就會變超快,殊不知可能只有一個核心在跑,其它三顆在睡覺。基本上大多數的程式都可以設定使用幾個 threads, 或標明支援多核心,沒標示的就表示不支援了,不必想太多。因為沒有人會把自己的產品缺點列出來。
3. 轉檔的學問非常多,真要去研究,得花上不少時間,同一個格式同樣的檔案不同的設定,可能花的轉檔時間會差好幾倍。一個半小時的影片用 x264, 可以在三十分鐘內轉完,也可以花三天才轉完,取決於你的設定。
4.硬碟和轉檔沒什麼關係,理由是,現在隨便一顆硬碟, 40MB/s 都輕而易舉,一部 600MB 的影片 15 秒就可以處理完畢......我想現在的 CPU 應該還沒這個能力。
1. 不知道,因為我們都這樣稱呼,而且去商店講raptor還要比劃半天,搞不好還拿錯...XD
2. 就我所知,微軟或者cpu製造商也有推出一些驅動,讓雙核心的執行更有效率,因此支不支援多線程或許不那麼重要,而只是標榜而已,因為所有的轉檔軟體在作業系統下執行,而作業系統本身有針對雙核心的使用強化,故...,不過我說那麼多,我也沒有實際去跑tmegenc對比我現在在用的winmenc哪個快的測試?因為我都用後者轉x264,tmpgenc以前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慢...
而一般人都說intel轉檔比較佔優勢,看他現在的cpu都在大推core2,基本上在轉檔這個議題看的大概都是cpu的效能,效能快的的確可以縮短時間,只是現在市面上雙核的產品比較多,在效能和省電上都有進步,要我現在拿兩三萬買顆fx系列我只會搖搖頭說不...XD
3. 其實也不會,轉檔這個動作已經由來已久,目前有許多方式都是一鍵搞定,基本上再深入一點的設定已經非常非常少用或用不到了...
4. 這個我會同意,因為看數據的確如此,現在硬碟的效率都有一定水準...
[平凡小任 在 2007-6-20 02:54 PM 作了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