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新聞] [轉貼]「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   字型大小:||| 
cheery
星綴鑽石驢友
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


 . 積分: 10418
 . 文章: 3335
 . 收花: 101843 支
 . 送花: 43734 支
 . 比例: 0.43
 . 在線: 1344 小時
 . 瀏覽: 97469 頁
 . 註冊: 7269
 . 失蹤: 25
 . Taiwan
#1 : 2009-2-4 12:25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國內佛教四大山頭之一、信眾超過百萬人的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月前罹患多發性肝腫瘤後,昨下午因多重器官衰竭,於返回法鼓山金山總本山途中圓寂,享壽80歲。聖嚴法師是國內唯一同時承接佛教臨濟、曹洞兩宗的禪學家,被宗教學者譽為當代最具權威的禪修者。昨消息傳出,各界均表震驚與悲痛,各道場也湧入大批信眾誦念「阿彌陀佛」佛號送法師最後一程。

俗名張志德、14歲在中國出家的聖嚴法師,1949年來台,1989年創辦法鼓山,教團成立20年來,版圖遍及出版、教育與文教基金會,與慈濟、佛光山、中台禪寺並列國內四大佛教山頭。法鼓山在國內有11處院寺,國外如美國、加拿大、泰國、香港等30餘地設有據點,信眾人數估計超過百萬人。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省南通縣,14歲在南通縣狼山出家,1975年獲得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1977年起歷任中華佛教文化館長、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1992年擔任法鼓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執行長。著作包括:戒律學綱要、世界佛教通史、比較宗教學、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大乘止觀法門之研究、正信的佛教、禪的體驗、佛教入門。

他是禪宗曹洞宗50代傳人、臨濟宗57代傳人,也是一位農家子弟的文學博士,一生實修實學,集人本、人文、人道主義於一身。他不斷燃燒自己,以「虛空有盡、我願無窮」自我勉勵,也期待更多僧眾弘揚佛法。

他在住院前,去年11月18日在中正精舍發願時,還提到「我還有法鼓大學和許多的願未完成。我希望法鼓大學能夠完成,但是即使不能完成也沒有關係,自然有後來的人替我完成。」

聖嚴法師宏揚佛法超過1甲子,推行多年的說好話、做好事運動,受到各界愛戴,他自稱為「風雪中的行腳僧」。他會勸告有意自殺的人:「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的活路可走」。他在2006年擔任「你可以不必自殺網」代言人,公益廣告經常在台北捷運的車廂中,提醒人們在失意時要堅強。

住院未用維生儀器
法鼓山發言人果肇法師表示,聖嚴法師去年底例行檢查身體時發現罹患多發性肝腫瘤,上月5日進台大醫院治療,昨因多重器官衰竭,聖嚴下午3時30分出院返回金山總本山,途中約4時在弟子法眷陪伴下圓寂,享壽80歲。不願具名的台大醫師表示,聖嚴入院,從未動用特殊維生儀器,「他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疾病」。
聖嚴法師留下遺言,身後不發訃聞、不築墓、不建塔、不立碑、不豎像、勿撿堅固子(舍利子),務必儉約莊嚴,切勿浪費舖張,靈堂只掛上聖嚴法師2004年留給弟子最後叮嚀語「寂滅為樂」(寂滅就是佛經中「涅槃解脫」,寂滅時已經沒有自私自利的自我執著,是佛經中最終極解脫之樂)輓額,懇辭花及輓聯。遺體用薄薄的木板封釘即可,荼毘(音「ㄊㄨˊ ㄆ一ˊ」,即火化)後骨灰植葬在法鼓山植葬公園即可,不可辦成喪事。

遺言:生死皆可拋
果肇表示,將遵照聖嚴法師遺言處理後事,今天凌晨1時移靈至金山總本山大殿,預定本周五舉行入殮儀式,本月8日火化,15日骨灰植存在法鼓山植葬公園。從今天起總本山大殿24小時開放讓民眾前往弔唁,各道場也會設立靈堂,民眾也可上法鼓山網站在線上點燈發願。
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表示,身為弟子當然不捨,但師父身前教誨「不怕死、不等死、隨時準備死」,所以在遺言最後留下「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四句詩文鼓勵大眾。(詩文大意是紅塵中計較沒有意義,人都會老去;勝負得失到頭來都是一場空;世界上本來就沒有我的存在,人人都是過客;到頭來生死喜悲都可以看開。

昨下午法鼓山網站以「虛空有盡 我願無窮」為題,發表聖嚴法師圓寂訊息,請大家安心念佛。消息傳出後,原本要到北市農禪寺參加聖嚴法師健康祈福法會的信眾當場放聲大哭,80歲信徒黃詹愛哽咽地說:「原本大家還在欣慰師父的病情好轉,沒想到他突然就圓寂。」信眾王小姐也說,從初四起參加法會,準備吃49天齋為師父祈福,但師父竟然走了。

三大佛教團體悼念

聖嚴法師圓寂消息昨也震驚另三大佛教山頭,佛光山、慈濟與中台禪寺均表示惋惜與哀悼。星雲法師發新聞稿表示,聖嚴法師學養淵博,創辦的法鼓山教團為當代佛教寫下難得的歷史。慈濟基金會也以追思聲明稿表示,證嚴上人十分敬佩聖嚴法師對佛教與社會的貢獻,證嚴上人與全球慈濟人都致上最崇高追思與感念。中台禪寺表示,聖嚴法師圓寂是宗教界莫大的損失。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徐福全表示,慈濟重社會急難救助,佛光山花心力在出版和講道,但聖嚴不止弘揚佛教經典,還投入將佛教融入群眾生活、落實佛化生活,如聖嚴推廣的「人間淨土」觀念,早年即推廣環保,以及佛化婚喪禮、自殺防治等,都是聖嚴貢獻的具體例證。













轉貼於頻果日報、nownews、聯合報

[cheery 在  2009-2-5 01:14 AM 作了最後編輯]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cheery
星綴鑽石驢友
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等級: 27


 . 積分: 10418
 . 文章: 3335
 . 收花: 101843 支
 . 送花: 43734 支
 . 比例: 0.43
 . 在線: 1344 小時
 . 瀏覽: 97469 頁
 . 註冊: 7269
 . 失蹤: 25
 . Taiwan
#2 : 2009-2-4 06:18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苦讀拿博士 建人間淨土  2009年02月04日蘋果日報【張勵德╱台北報導】

聖嚴法師一生傳奇,自幼體弱多病,6歲才會走路,14歲出家。正規學歷僅小學四年級的他,卻能以佛教相關著作申請,獲准進入日本立正大學就讀碩士班,並進一步取得博士學位,在當代佛教研究的成就,曾被《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更被譽為近代佛教大思想家印順之後的第二人。

從軍10年寫作投稿
俗名「張志德」的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通縣的貧困農家。他自幼體弱多病,直到6歲才會走路、學講話,9歲入私塾,12歲才正式進入小學讀書,從三年級讀到四年級。14歲時自願隨鄰居到江蘇省南通縣狼山廣教寺出家,當時法名「常進」。

1949年大陸時局混亂,只有20歲、沒錢沒勢的他改名「張採薇」還俗投身軍旅,並自上海隨軍抵達台灣。軍中10年,以「採薇」、「醒世將軍」等筆名,寫作投稿成軍中作家。

他同時大量閱讀文史書籍,靠自修累積出豐沛學識。1959年退役後,他再度出家拜於中國佛教會前常務理事東初老人座下,法名「聖嚴」,並到高雄美濃朝元寺閉關6年,期間開始撰寫佛教著作。

1969年、40歲時,正規學歷僅小學四年級的聖嚴,以佛教相關著作申請進入日本立正大學碩士班就讀。求學期間生活貧困,他到留日華僑家中為亡者誦經超渡、當導遊賺取學費與生活費,6年後完成博士學位,成為國內第一位拿到博士學位的僧侶,創下當代紀錄。

四大洲設逾30道場
聖嚴畢業後應邀到美國弘揚佛法,1977年東初老人圓寂,他奉命返台接掌農禪寺,並於隔年應聘至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擔任所長,6年後因故停止招生。

聖嚴在1985年創立國內第一間佛學研究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1989年又在北縣金山鄉的六十甲山坡地正式創辦法鼓山,以「建設人間淨土」為理想,經過16年籌備,2005年10月21日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才正式落成,並在全球歐、亞、美、澳四大洲都設有逾30道場。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 05:28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2535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