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加入
|
登入
(帳號有問題請連絡TWed2k@gmail.com)
TWed2k
»
轉貼文字區
» YouTube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論壇跳轉 ...
主題:
[其他]
YouTube
字型大小:
小
|
中
|
大
|
巨
←
→
omg
銅驢友〔初級〕
. 積分:
108
. 文章:
139
. 收花: 981 支
. 送花: 12 支
. 比例: 0.01
. 在線: 63 小時
. 瀏覽: 3461 頁
. 註冊:
2201
天
. 失蹤:
1
天
#1 : 2025-8-16 12:53 PM
只看本作者
送花
(6)
送出中...
YouTube被Google買下後就大成功嗎?其實不是,Google後續做了非常多努力,才建立起完整的自媒體產業鏈。
關鍵是「YouTube合作夥伴計畫」。2021年,YouTube廣告收益288億美元,創作者分潤約150億。2024年,YouTube廣告收益增加到361億美元,長影片創作者可分得廣告收益55%,短影片則是45%。這些可觀的收入,讓以千萬計的創作者前仆後繼,努力嘗試讓自己能成為分到錢的一分子。
但一開始,站在傳統媒體與大型網站角度,唱衰YouTube經營模式、瞧不起自媒體的人到處都是,Google 做了很多正確的事,才打下YouTube的江山。
我最近閱讀今年三月在臺灣出版的《流量國度》,對經歷過網路商業化初期的人來說,這是本有趣的書,寫了許多美國網路世界「小人物」的故事。說他們「小人物」,是相對今日祖伯克這些千億富豪。但如果沒有這些先行者披荊斬棘,沒有創作者、閱聽大眾與廣告商的正向循環,今日我們所說的「社群網站」不會有這麼大的滲透力,對AI也不會有這麼大的需求。
人們在網路上的基本需求還是「人性」。錢、權力、影響力、以及自我滿足,會決定我們的網路行為。
YouTube剛創辦時的定位是「約會網站」。或許約會網站做起來,比較能讓人付費吧?但創辦人絞盡腦汁,還是很難說服漂亮女生上傳約會影片,就算宣傳「上傳影片給妳20美金」也沒用。
結果,有些用戶把家庭影片、生活影片放上去。創辦人之一卡里姆決定將錯就錯,更改YouTube定位為「秀出自己」。YouTube的使用介面比當時Google與微軟的影片分享網站好用,很快就吸引一萬用戶、每日觀看次數10萬人次,這讓YouTube取得350萬美金的早期投資。
2005年12月15日,YouTube正式開張後,第一波人潮來自有人把電視節目《週末夜現場》中一個「慵懶星期天」的片段盜版拷貝放上YouTube。這影片在網路暴紅,又引發許多青少年模仿拍惡搞片、翻拍片、幽默短劇等等。YouTube光速成長,但也引來電視台的訴訟。
這時,原本定位在跟電影、電視、唱片公司合作,取得正式授權的Google Video,注意到YouTube。主流媒體公司不太願意以合理價格賣版權給Google,而YouTube引發的自媒體風潮越捲越熱。Google經過一番思考,覺得與其繼續投入資源跟YouTube對打,不如直接買下來。2006年10月,Google以16億五千萬美元買下YouTube。
當時許多人嘲笑Google的決定,這倒不能說錯。YouTube當時面臨許多訴訟,而創作者也沒有穩固收入,只要來個官司重擊,大家就可能做鳥獸散。Google這時做了明智的決策:YouTube的未來不在平台技術,不在儲存能力或演算法,而是「創作者社群」。YouTube必須讓創作者從作品獲利,鼓舞創作者長期投入。如此一來,YouTube也就完全不需要出自傳統媒體的影片,擺脫訴訟的威脅。
YouTube首先得先解決「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要說服廣告主投下廣告預算,就要先有一批優質內容。但怎麼說服年輕人定期產出優質內容?Google決定先自掏腰包,邀請品質不錯的YouTuber加入,承諾會給他們錢。對年輕人來說,拍影片可以拿到幾百美金就很吸引人。2007年時,YouTube團隊每星期邀請十幾位創作者加入「合作夥伴計畫」。2007年12月,計畫成熟,開放每一位創作者都能申請加入。
當時,YouTube是唯一這麼做的大型平台。也多虧富爸爸Google的財力與管理能力,最後終能得到廣告主的信賴。
不過,成功沒有那麼快到來。2009年時,《商業內幕》雜誌仍認為「YouTube 注定失敗」。那一年Youtube營運成本是七億一千萬美金,廣告收益只有兩億四千萬,還得分潤給創作者。但越來越多媒體人看見YouTube的潛力,投入打造各種「創作者工作室」,成為類似經紀人角色,協助YouTuber成長、融入自媒體與社群網站的世界。
比如說,速食連鎖餐廳卡樂星被廣告經紀公司說服,以一天數十萬的價格購買YouTube首頁的橫幅廣告。買完橫幅廣告,還剩下九萬美金預算,Google廣告團隊建議,可以請九位YouTuber拍攝跟卡樂星相關的影片。這是第一次有大公司用這麼多錢贊助YouTuber拍片。
結果,這九位YouTuber拍自己吃卡樂星漢堡的影片,48小時內創造1100萬流量,花大錢買的橫幅廣告只有10萬點擊。
2009年,15歲少年盧卡斯成為第一位訂閱數破百萬的YouTuber,每個月靠拍影片就能賺幾萬美金。那時,主流品牌還是瞧不起YouTuber。YouTube業務主管曾建議美妝品牌露華濃跟排名第一的女性YouTuber蜜雪兒合作,她的影片常教人畫眼影、上眼妝。結果露華濃主管噗嗤地笑出來。
最後,蜜雪兒成立資本額五億的公司,推出自己的美妝品牌。
當年老一輩的成功人士普遍認為「尋求擴大網路影響力是丟人現眼」,不過年輕人不會拒絕能跨越傳統人生障礙的成功機會。先行者們堅持:創作者對YouTube的價值,遠勝過傳統媒體人製作出來的電影與電視影片。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送出中...
論壇跳轉 ...
最近訪問的論壇 ...
灌水版區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8-18 04:04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0041 second(s), 8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