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柏樹寫到:
原來那個姓李的是邱小妹妹後來的主治醫師啊~我看報時一直搞不懂這人是什麼身分(在那哭得像什麼一樣)。
醫生在國外雖然也是不錯的行業,但也不會像台灣一樣奉得像神一樣。其實這也和歷史有關。日據時代,台灣人不能做官或等等較有政治影響力的行業,所以最菁英的台灣人不是當醫生就是當老師。
我一直覺得台灣社會對老師和醫師的尊敬程度高過了他們現有的價值,最近倒是慢慢回歸正常了。
是啊,其實回歸正常也好
我們也不用背著那個「視病猶親」的大包袱
老師也就好好上課,以身作則就好,用不著把學生當自己小孩子疼
不背負太多道德的包袱,我們也省得輕鬆
就把我們醫生跟老師當成跟賣自助餐的或開計程車一樣的職業的好了
只要好好做衛生的菜,安全開車就好
有人沒錢餓肚子,我們也用不著幫他擔憂他的溫飽,沒錢吃飯?不管
客人坐車突然暈倒,也不用理它
停下車把它扶到路邊,從他口袋拿了車資,開車揚長而去就好
這樣也不錯,我們少了被尊敬,回歸技術面,並不表示自己沒有尊嚴
只是你們真的能接受我們只剩醫術沒有醫德這樣的事嗎?
想起我當初剛到醫院見習時,看到苟延殘喘的病人,或是CPR無效過世的病人
我都覺得很哀傷、多愁善感
經過幾個月以後我才發現,這樣下去我一定會憂鬱症的
該把視病猶親這句話從感性領域中抽離,才不會讓自己每天都苦瓜臉
只要小心去對待,付出適量的關懷就好
該給一個行業多少的尊敬來自於你自己的經驗與體認
如果只會跟著別人或媒體隨風起舞
那就是太欠缺主見,跟被趕的鴨子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