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心情日記] 愛心商品   字型大小:||| 
yahiko
銅驢友〔中級〕
等級: 9等級: 9等級: 9


 . 積分: 146
 . 文章: 138
 . 收花: 1201 支
 . 送花: 1075 支
 . 比例: 0.9
 . 在線: 2338 小時
 . 瀏覽: 14073 頁
 . 註冊: 7323
 . 失蹤: 2789
#1 : 2009-3-5 02:53 PM     只看本作者 引言回覆

現在有很多商品會被加以「愛心」或「義賣」的包裝予以販售,從一般坊間的文宣看來,這些產品一般而言有兩種經銷方式:一般廠商中介或由生產者自產自銷。而它們的宣傳主軸則是固定的-先強調生產者的特殊境遇,再強調產品「不遜於」其他類似競爭者的品質。

在市場競爭中,消費者的決定受到許多因素左右,舉凡價格、實用、裝飾、耐久等等,綜合以上,便產生許多取向不一的市場區別。而愛心商品則是在商品本身之外加上一項特質,即道德感。

以漢人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台灣社會,幾乎所有民眾從小就被教育要有道德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等觀念。只是在當今高度競爭的社會體系中,許多人往往缺乏時間與金錢進行滿足自身需求以外的道德活動,他們的道德感被壓制,而在新聞媒體報導相關事件時成為自我譴責,再以捐錢這種最符合經濟效益(卻往往最容易被戴上「廉價」的帽子)的方式彌補。而愛心商品就具備消費不大、符合日常所需、滿足道德感要求等條件,藉著媒體的便利興起。

在網路尚未發達的時候,愛心商品往往要藉由媒體的報導或大企業的幫助

才有廣泛宣傳的可能。這些中介者通常不會在過程中收取利潤,而是將之視為對自我的投資,換取一般大眾的良好印象;較高段者,會以「消費一定金額,本公司捐出一定比例捐助」的廣告營造「本公司與消費者站在同一陣線」的形象。

由於愛心商品其中所含有的道德成份,使得在市場競爭中,即使商品本身稍遜一籌,也得以佔有一席之地,只是這麼一來,原是出於「助人助己」的好心,卻搖身一變成為單純以小額金錢發洩被壓抑的道德感,當生產者得知消費者並不是因為他的勞動成果,而是因為他的身體殘缺而消費,我認為這種行為,叫做「憐憫」。

憐憫,隱含著強對弱、上對下的權力關係,兩者是不平等的。

http://yahiko.pixnet.net/blog/post/23316514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9 01:49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1425 second(s), 6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