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加入
|
登入
(帳號有問題請連絡TWed2k@gmail.com)
TWed2k
»
轉貼文字區
» 快測!血糖對「1水果」敏感=健康 研究:日後不會糖尿病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論壇跳轉 ...
主題:
[新聞]
快測!血糖對「1水果」敏感=健康 研究:日後不會糖尿病
字型大小:
小
|
中
|
大
|
巨
←
→
geo
銅驢友〔初級〕
. 積分:
119
. 文章:
239
. 收花: 1014 支
. 送花: 6 支
. 比例: 0.01
. 在線: 58 小時
. 瀏覽: 3081 頁
. 註冊:
2184
天
. 失蹤:
0
天
#1 : 2025-7-15 10:46 AM
只看本作者
送花
(1)
送出中...
現代人關注食物的升糖指數(GI),但最新研究指出,餐後血糖反應是高度個體化的,也就是「因人而異」。研究並發現,血糖數值對於葡萄波動最大的人,反而是胰島素敏感者,也就是細胞能好好利用血中葡萄糖,維持血糖穩定,進而避免糖尿病等慢性病。
史丹佛醫學院在《Nature Medicine》上的新研究顯示,餐後血糖反應其實是高度個體化的,因此GI(升糖指數)排行榜不再是健康飲食的絕對指南。升糖指數是用來衡量一食物讓血糖升高的速度和幅度。高GI食物會讓血糖迅速飆升,使人容易餓。低GI食物則升糖緩慢,血糖更穩定。
該則研究招募了55名健康受試者,透過穿戴連續血糖監測儀(CGM),吃下7種標準碳水化合物(每種含50克碳水),分別為米飯、麵包、馬鈴薯、義大利麵、豆類、莓果、葡萄。之後,再評估每位受試者的胰島素敏感性。
研究發現,不同人對同一種碳水化合物的反應可以天差地遠。例如35%的人對米飯反應最大、24%對麵包反應最大、22%對葡萄反應最大、少數人對馬鈴薯或義大利麵反應最劇烈,但幾乎無人對豆類或混合漿果反應最強。
不同體質=不同反應!代謝特徵才是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個體差異與代謝特徵密切相關。
1. 米飯敏感者:亞洲人居多
2. 麵包敏感者:較常見於血壓高者
3. 葡萄敏感者:反而是胰島素敏感者
4. 馬鈴薯敏感者:多數有胰島素抗性、β細胞功能較差。
根據照護線上,胰島素敏感性就是指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程度。胰島素感受性愈好(胰島素敏感),胰島素愈能打開細胞大門,幫助血糖進入細胞,身體細胞愈能好好地利用血中葡萄糖,也就有效率地降低血糖值。
該研究顛覆了過去的飲食邏輯,證明了沒有所謂「通用的完美主食」,有的是「你的身體最適合什麼主食」。因此,所以不要盲目追求低GI、或無糖飲食。此外,最好的方法為觀察自己吃完之後的身體反應,而進行血糖監測或代謝評估會更科學。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送出中...
論壇跳轉 ...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7-16 06:28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17553 second(s), 6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