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新聞] 跳舞」防失智最有效!陳亮恭:只做有氧運動不會長肌肉   字型大小:||| 
geo
銅驢友〔初級〕
等級: 8等級: 8


 . 積分: 110
 . 文章: 206
 . 收花: 942 支
 . 送花: 6 支
 . 比例: 0.01
 . 在線: 55 小時
 . 瀏覽: 2981 頁
 . 註冊: 2122
 . 失蹤: 0
#1 : 2025-5-11 06:45 PM     只看本作者 引言回覆

國內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健康長壽、延緩老化成為關鍵課題,許多人會從「運動」著手改善健康。高齡醫學權威醫師陳亮恭指出,要防範失智的運動原則和一般情況不同,必須是複雜、非重複型的運動,國際研究認為有效的運動是「跳舞」,但如果不喜歡跳舞,也有其他方法可遵循。另也提醒,運動要達到一定強度且每週時數需達150分鐘,若平常沒有空做,趁假日補足時數效果一樣好。

東森栢馥全健康服務中心4月30日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到高齡醫學權威、台北關渡醫院院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陳亮恭醫師分享「如何健康長壽又有生活品質」。

高齡老化觀念須重新調整!陳亮恭分享,長壽帶來多重慢性病已經是普遍現象,對長者而言重要的不是沒有病,而是如何帶著慢性病維持好的生活品質,避免失能、失智正是關鍵。

陳亮恭說,人在步入失能、死亡之前,會先面臨一個重要階段「衰弱」,再更早期則是「肌少症」,骨骼肌對於老化的影響深遠,想要預防建議從運動、營養補充、良好心理狀態與朋友社交互動、健康行為如定期健檢、慢性病等疾病管理等5面向著手。

有強度的才叫運動!陳亮恭指出,不是有流汗就叫做運動,重點在於強度,心跳要達到130下,表現起來應該是「有點喘、又沒有很喘的那個程度」。

而要防失智的運動原則又不太一樣,必須是「複雜性的運動」,陳亮恭舉例,走路、跑步、騎腳踏車、游泳,這些都是重複性的運動,至於複雜性的運動,國外研究指出「跳舞」最有效,因為跳舞運動量大,要記住舞步,且手腳動作還要到位、跟上節拍,而且跳舞會有舞伴,這裡就產生人際關係與社交,在心情上也會開心。

有些人會說「我不會跳舞、不想跳舞怎麼辦?」陳亮恭說,此時替代做法就是「化整為零」,有氧運動、阻抗運動兩類都要兼顧。以前都只叫老人家做有氧運動,但這樣不會長肌肉,為了要預防肌少症,一定要保住肌肉,就必須加上重訓。

陳亮恭進一步說明,有氧運動主要為了增加心肺功能,建議可做長時間(15分鐘以上) 、有節奏可重複執行並讓心跳上升的運動類型,如慢跑、游泳、騎車;至於阻抗運動,就是任何透過外界阻力而增加肌肉收縮的運動,可增加肌肉量、肌肉力量、肌耐力等,例如舉重、彈力帶或深蹲等。

陳亮恭補充,重訓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簡單一點的動作也可以,例如你今天在家裡看電視,坐在椅子上看電視,腳就抬起來就是對抗重力,因為股四頭肌就在用力了;如果深蹲不好做,就做「靠牆深蹲」,如此一來也避免跌倒的問題。

陳亮恭表示,運動建議應該有一定頻率,例如每週五次、每次30分鐘,一週累積150分鐘。但確實不少人會認為自己週間星期一至五沒時間運動,此時可以用高CP值的方式來做!陳亮恭說,已經有研究顯示「假日運動效果一樣好」,所以週末兩天時間,也可以一次做90分鐘,一次做60分鐘來達到時數,也就是說,假日不是拿來休息睡覺,還是用來補課做運動。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5-14 11:08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2299 second(s), 8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