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加入
|
登入
(帳號有問題請連絡TWed2k@gmail.com)
TWed2k
»
轉貼文字區
» 身體濕氣重怎麼辦?了解濕氣重原因、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食物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論壇跳轉 ...
主題:
[新聞]
身體濕氣重怎麼辦?了解濕氣重原因、去除體內濕氣的方法&食物
字型大小:
小
|
中
|
大
|
巨
←
→
geo
銅驢友〔初級〕
. 積分:
115
. 文章:
226
. 收花: 980 支
. 送花: 6 支
. 比例: 0.01
. 在線: 57 小時
. 瀏覽: 3061 頁
. 註冊:
2173
天
. 失蹤:
0
天
#1 : 2025-7-3 06:32 PM
只看本作者
送花
(0)
送出中...
身體濕氣重,容易出現水腫虛胖、長期疲勞、四肢沈重,對人體的傷害更不容小覷,當濕氣積聚在不同的部位,產生的症狀也有所差異,例如在頭部就會造成頭昏腦脹;發生在腸胃則可能會影響腸胃不適、軟便腹瀉等問題。本文帶你看懂該如何判斷體內濕氣重,以及改善身體濕氣重的方法、食物,排出身體濕氣有望一口氣解決惱人的大小毛病。
「身體濕氣」是什麼?
中醫理論裡時常聽到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氣,源自於人體碰到不同氣候時所產生的變化,其中的「濕」指的是體內堆積無法被代謝的水份和廢物,長時間下來演變成濕氣。
而濕氣可以簡單分為外在環境過於潮濕造成的「外濕」,以及飲食和運動不足等導致脾功能失調的「內濕」,身體長期處於濕氣重的情形,就會阻礙循環,讓我們渾身無力,還可能影響皮膚濕疹、感染反覆發作。
身體濕氣重的現象有哪些?
身體濕氣重有哪些表現?身體濕氣重常見的症狀包括疲倦、嗜睡、水腫、虛胖、排便不順、舌苔白膩等,,都是身體濕氣重常見的表現。尤其如果你經常感到身體沉重、精神不濟,很可能就是「濕氣困脾」的警訊。
身體濕氣重現象1. 體形肥胖、有眼袋
體內有濕氣者,大多體態豐腴或肥胖,特別是平時吃得不多,但腹部肥滿鬆軟、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很可能就是水份在體內代謝出現異常導致的虛胖。
身體濕氣重現象2. 倦怠乏力、全身沉重
身體濕氣重的人不活動時常會感到睏倦、連話都不想說,尤其是飯後更明顯,窩在沙發懶得起身,即便小睡一會仍無法消除疲勞感,全身更像是像裹著一塊厚重的布,身體、四肢也異常慵懶或不爽快, 小腿肚發痠發沉,腳步特別沉重。
身體濕氣重現象3. 頭皮、臉部容易出油
濕氣重可能導致頭髮還是面部(特別是額頭)容易出油,面部的毛孔也比較粗大。如果還容易生粉刺、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就表明其體內不僅還有「熱」的問題,需要清利濕熱了!
身體濕氣重現象4. 痰多、睡覺流口水
體內濕氣重的人有痰多、口水多、口臭等情形,這都是脾胃失調的典型症狀,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健運脾氣、祛除痰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
身體濕氣重現象5. 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有齒痕
正常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薄白舌苔,乾濕適中,不滑不燥。而濕氣重者的舌苔則會呈現厚白的狀況,其中有邪濕者,舌體多胖大,且邊緣有明顯的荷葉邊狀齒痕。
身體濕氣重現象6. 大便黏、擦不乾淨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不成形,很黏,總有排不完的感覺,且排便後用衛生紙反覆擦也不容易擦乾淨,黏在馬桶上也很難沖走,那就代表體內有濕氣堆積。
身體濕氣重現象7. 胸悶、腹脹且胃口不好
如感覺胸悶,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不餓、沒食慾,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胃脹,且有隱隱的噁心感;時常口渴,卻不想喝水,都是濕邪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所致。
身體濕氣重現象8. 陰部潮濕或有濕疹
濕邪為重濁之邪,與水同類,所以屬陰往下走,奔向整個生殖系統,因此多容易傷及人體下部。所以體內有濕的人,常會在下肢出現水腫、濕疹等病症。
身體濕氣重的5個原因:缺乏運動、愛吃甜食都上榜!
身體濕氣重原因可以簡單分為外濕與內濕兩種,總體來說,中醫認為身體濕氣重是因為脾胃功能運化失調,導致體內水分代謝不良。例如飲食偏好肥甘厚味、吃太多生冷和油膩食物、久坐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或情緒壓力大,這些屬於內濕因素,使濕氣堆積,影響新陳代謝,讓人感覺疲倦沉重、易生病。也有不少人是因為長時間吹冷氣、淋雨等環境因素影響的外濕,當濕氣滯留在體內,就會影響健康與精神。
身體濕氣重原因1. 先天代謝較差
良好的代謝功能有助於身體排除多餘的水份和老廢物質,然而有些人天生代謝速度比較慢,排濕的效果自然會比較差,也容易出現濕氣重的種種現象。
身體濕氣重原因2. 愛吃高油、甜膩的食物
根據《飲食決定去濕力》一書,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師楊淑媚、內科醫師蔡昆道提到,如果習慣吃外食選擇肥甘厚味的食物,高油、高糖的精緻食物,除了非常不利於消化,更容易造成腸胃悶脹、使脾胃虛弱,讓濕氣容易在身體積淤。
身體濕氣重原因3. 運動不足
運動能夠促進代謝、加強身體循環,但現代人因為工作、學業忙碌,整天常常久坐八小時以上,平時沒有規律運動,久而久之讓代謝功能變差、濕氣與廢物自然容易堆積在體內。
身體濕氣重原因4. 環境潮濕
恩主公醫院中醫內科林姿婷醫師表示,濕熱的環境是造成身體濕氣重的常見原因之一,台灣天氣濕熱多雨,若平時不容易維持居住環境乾燥通風,使脾胃運化水濕的功能受損,體內的邪濕更難以解決。
身體濕氣重原因5. 沒有維持身體乾燥
流汗後沒有馬上擦乾、洗完頭沒有吹乾就去睡覺,或是穿、蓋沒有曬乾的衣服和被子,就像讓身體泡在水裡還門戶大開,濕邪更輕易侵入人體。
如何判斷體內濕氣重?從眼睛、腳踝發現端倪
那要怎麼判斷自己屬於身體濕氣重的狀況呢? 上醫預防醫學發展協會的文章說明,身體濕氣中的人在早起時容易水腫,特別是臉頰與眼瞼的部分;下午或久坐、久站一段時間後,腳踝也會出現水腫的狀況,這時候你會感覺鞋子越來越緊,有些人的腳踝線條甚至會不見。
另外,身體濕氣重的女性也會有白帶、分泌物量多的現象,經常會覺得潮濕、粘膩和搔癢,經常反覆感染,皮膚也容易反覆發作濕疹,但不癢的時候又容易乾燥脫屑。
身體沉重疲倦
頭昏腦脹
水腫
食慾不振
腹瀉、大便呈黏糊狀
皮膚好發濕疹
關節痠痛
口臭
舌苔厚膩
女性白帶、分泌物量增女性白帶、分泌物量增加
改善身體濕氣重的方法有哪些?多喝水、穴道按摩都有用
濕氣重怎麼辦?從飲食和運動調養最有用!因為身體濕氣重並不是一定要看中醫才能解決,透過改善飲食、增加運動習慣,並搭配按摩穴道、泡腳等日常調理,就能夠加速體內濕氣排出,重新找回輕盈又清爽的健康狀態!
改善身體濕氣重1. 調整飲食
清淡飲食在身體除濕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長時間愛好重口味的朋友,容易因為吃得太鹹(鈉攝取過高)而破壞細胞的滲透壓平衡,導致體內水分滯留,進而引起局部水腫。
改善身體濕氣重2. 補充足夠水分
「喝水不就會讓濕氣越積越多」嗎?確實有些人怕水腫就不喝水,但其實身體需要水分才能夠好好運作,推動整體循環讓積著的濕氣排出去,還可以促進消化、維持皮膚健康。根據衛福部提出的成人每日建議飲水量至少為 1,500-2,000ml。另外,多次喝、慢慢喝、小口喝,且以「溫熱開水」更好,因為狂灌冰水反而可能影響代謝喔!
改善身體濕氣重3. 多吃利濕排水的食物
利濕排水、鉀含量高的食物是身體除濕的首選,常見的食材包括薏仁、紅豆、綠豆、薑、茄子和冬瓜等。
改善身體濕氣重4. 按摩穴道
經絡中濕氣減少,氣血就能運行順暢。按摩脾經、胃經和腎經的穴位能夠提升代謝濕氣的效果。而全身總共有約20個排濕氣的特效穴道,例如合谷穴、內關穴、神闕穴、三陰交穴、湧泉穴、豐隆穴和伏兔穴等。
按摩排濕穴道
改善身體濕氣重5. 運動流汗
不運動或偏好靜態活動,就難以促進體內水分循環。建議平時就養成跑步、騎腳踏車、慢跑或跳舞等運動的習慣,想辦法讓自己流點汗,有助於身體除濕,或利用烤箱、三溫暖和泡澡等方式促進排汗,也是排出濕氣不錯的選擇。盡量避免長時間維持同樣的姿勢,例如久坐、久站等都容易使血液循環變差、增加濕氣滯留在下半身的機會,至少每隔30分鐘就可以去上個廁所、裝水喝,來促進循環。
改善身體濕氣重6. 泡腳
吳佩芸中醫師說,平常不愛運動的話,血液就很容易卡在身體底部,加上地心引力的影響,使得循環和代謝變差,建議用40度左右的溫熱水、泡約10至15分鐘的足浴來提升循環,記得準備條毛巾來擦汗,結束後也要快點將腳上的水擦乾,才不會將濕氣重新吸回自己的身體!
改善身體濕氣重7. 少喝冰飲、生食
冰飲、生食和涼性蔬果吃得太多,就會影響脾胃功能,增加外邪入侵的機會,使排除濕氣的效果降低,因此想要幫身體除溼,最好還是要少碰冰涼的食物。
發現身體濕氣重,刮痧有用嗎?
如果因為濕氣重而開始有頭昏腦脹、身體沉重的感覺,特別是在高溫難耐的夏天,是不是也能用刮痧的方式來消暑排濕?褚柏菁中醫師分享,刮痧的確可以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和熱氣,平時在家我們可以從3條經絡路線著手:
三焦經:從耳後的翳風穴出發,由上往下一直到鎖骨下刮5到6下或出痧即可。
膽經:從風池穴至肩膀的下緣,刮5到6下或出痧即可。若頭脹的情況嚴重,則可以在風池穴的位置停留按壓幾下。
膀胱經:從天柱穴出發,由上往下(避開脊椎)往旁邊刮5到6下,或出痧即可。若腸胃有脹悶噁心的狀況,可以再往下刮到胃的後方。
幫助去除身體濕氣的食物有哪些?
身體濕氣重要怎麼透過飲食改善?廣為人知的清熱利濕食材像是薏仁、綠豆和冬瓜,但其實像是紅豆、薑和茄子也都具備利尿消腫作用,能夠幫助代謝與體內排熱,達到調理內濕的目的!
去除濕氣食物1. 薏仁
薏仁有利尿的作用,但營養師張家榕在「Angela營養師」提醒,並不是所有薏仁都有消水腫的作用,其中「小薏仁、洋薏仁、珍珠薏仁」是屬於大麥仁,沒有中醫所謂的利水效用;而「大薏仁、薏苡、粗薏仁、白薏仁、紅薏仁、糙薏仁」才是真正能夠排濕的薏仁。
去除濕氣食物2. 紅豆、綠豆
紅豆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每100g就有1203mg的鉀,能夠幫助鈉排出、利尿又消水腫。高纖維質的綠豆是促進腸道蠕動、提升代謝的優良食材,並且綠豆還有清熱解毒、消水腫的好處。不過,綠豆或紅豆都和白飯、麵食一樣屬於六大類食物中的全穀雜糧類,吃太多還是可能導致體重增加,注意份量。
去除濕氣食物3. 冬瓜
冬瓜的水份與多種維生素、鉀的含量極高,具有利水作用,可以減緩水腫、幫難以排濕的身體進行大掃除。
去除濕氣食物4. 薑
薑的好處豐富,不僅有驅寒的功能,還能刺激血管運行,讓全身毛孔得以舒張,達到發汗、加速排出濕氣的效果。
去除濕氣食物5. 茄子
每100g茄子中就有高達226mg的鉀,消水腫的效果極佳,而中醫角度也認為,茄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利尿消腫的作用,適合排濕食用。
身體濕氣重還可以喝水嗎?身體濕氣重的常見問題
許多人會擔心身體濕氣重是否還能喝水,但其實適量補水對排濕非常重要,如果能夠搭配有助於排濕的飲品、改善居家環境潮濕的問題,就有機會從零開始養成不怕濕的健康身體。一起來看看幾個身體濕氣重的常見問題吧!
Q1:身體濕氣重喝什麼茶?
衛福部樂生療養院的衛教文章指出,身體濕氣重可以選擇喝一些對於排濕、消水腫有效的飲品,例如綠豆薏仁湯、紅豆水、玉米鬚茶等,另外和陳皮、茵陳、茯苓等除溼中藥材有關的茶飲,也很適合服用。
Q2:身體濕氣重還可以喝水嗎?
可以,且建議維持原本的喝水量!褚柏菁醫師解釋,排出濕氣十分仰賴水分參與,像是排尿、排便、呼吸等,都需要透過攝取水份來幫助身體除溼,因此維持喝水習慣相當重要。
Q3:房間濕氣重也會影響身體濕氣重嗎?
會!中醫角度普遍認為,身體濕氣重的一大原因劑受外濕,也就是長期處於潮濕的環境,體內就容易累積大量的濕氣,進而引發關節疼痛、食慾不振和皮膚紅疹等症狀,另一方面,潮濕的環境容易滋生黴菌,也可能使呼吸道不適或增加過敏的情形。
Q4:身體濕氣重不能吃什麼蔬果?
夏天常見的西瓜、香瓜、黃瓜都屬於「助濕型瓜果」,一旦吃得太多就容易累積大量水氣再體內,進而損傷脾陽,出現便溏、厭食、睏乏等症狀。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送出中...
論壇跳轉 ...
最近訪問的論壇 ...
寵愛家族
感官至上
軟體求助討論區
灌水版區
文字海洋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5-7-4 09:18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5105 second(s), 8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