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新聞] [分享]實驗室造豬肉 5年後有得嘗   字型大小:||| 
丫柏
銅驢友〔高級〕
等級: 10等級: 10等級: 10


今日心情

 . 積分: 161
 . 文章: 227
 . 收花: 1450 支
 . 送花: 24 支
 . 比例: 0.02
 . 在線: 721 小時
 . 瀏覽: 9653 頁
 . 註冊: 7260
 . 失蹤: 2943
#1 : 2009-11-30 01:52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 2009.11.30 04:11 am

  
未來吃豬肉或許不必養豬了。荷蘭科學家在實驗室中以取自活體豬的細胞,成功培育出豬肉。以此法「養」出的豬肉,將可大幅減少因飼養牲口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澳洲科學家亦計畫培育不打嗝的綿羊,同樣是為了對抗暖化。

倫敦星期泰晤士報報導,荷蘭安多芬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科學家從活體豬的肌肉中採集細胞,作為肌母細胞,利用其修復組織功能,生長成新的肌肉。科學家用仿造動物血液製成的人工營養液,提供細胞複製所需的營養素。

這種在實驗室培養出的「試管豬肉」,肉質軟,不似活蹦亂跳的豬產出的肉有嚼勁,需要像一般肌肉,經由適當運動增加彈性。

科學家雖已成功培育豬肉,但受限於實驗室法規,尚未親自試吃。不過他們相信,這項研究進展有助於香腸等肉類加工食品製造,最快5年後,肉品加工業就能使用試管豬肉為原料。試管豬肉每年可減少數十億噸因飼養動物而產生的溫室氣體,有助對抗全球暖化,還能減少屠殺。

無獨有偶,澳洲科學家刻正研究如何改養綿羊品種,培育出不會打嗝的羊。澳洲製造的溫室氣體12%來自農業,而這些農業溫室氣體中就有7成來自動物消化過程中排放的甲烷。甲烷的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17倍。

研究領導人、澳洲新南威爾斯省工業及投資部的古庇說:「綿羊、牛和山羊製造的甲烷,有9成是在反芻過程產生,經由打嗝排出。」科學家研究200頭綿羊排放的甲烷,並嘗試找出綿羊體內和排放甲烷有關的基因,目標是讓澳洲約8千萬頭綿羊減少10%至15%甲烷排放量。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8 04:08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15294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