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新聞] [新聞]楊志良:癌末急救 浪費生命(文臭又長)   字型大小:||| 
ken91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 積分: 813
 . 精華: 1
 . 文章: 2836
 . 收花: 6899 支
 . 送花: 2645 支
 . 比例: 0.38
 . 在線: 1950 小時
 . 瀏覽: 8102 頁
 . 註冊: 6996
 . 失蹤: 436
#1 : 2010-5-28 09:36 A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楊志良:癌末急救 浪費生命
更新日期:2010/05/28 02:29 林如昕、張翠芬/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林如昕、張翠芬/台北報導】


台灣每年有四萬人因癌症死亡,其中有一萬人選擇安寧照顧走完最後一程,另外三萬人在最後階段必須插管、電擊。衛生署長楊志良昨天回答立委楊麗環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放棄最後急救的選擇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SOP(標準作業模式)。」


楊麗環昨天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質詢時提到,周遭有太多例子,癌末病人受到插管、電擊的折磨,「這些動作說實在話…」,立委話還沒說完,楊志良立刻接著說:「浪費生命,痛苦,浪費醫療資源,安寧療護法真的推廣不夠。」


楊志良強調,他一直在衛生署宣導,希望將來能要求醫院,病人一住院就提供選擇權,或許病人和家屬會認為這是觸霉頭,但國外都有類似規定,這不是觸霉頭,而是一個選擇,一種SOP,也是尊重生命。


楊麗環批評,楊志良講浪費生命實在不對,應是說用太勉強的方式維持太短暫的生命,付出的代價太高。如果病人自己願意承受當然沒問題,但病人通常不知情,有些子女不想放棄任何希望,堅持急救,有些是外傭照顧病人,也沒辦法協助取得相關資訊。


媒體再次詢問「浪費生命」的意思是什麼?楊志良解釋,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出車禍也許還有機會救,但癌末實在不需如此,可以採安寧療法,用止痛藥減緩痛苦,讓病人有尊嚴的離開。


他還曾為了這項理念寫過一篇名為〈因愛生恨〉的文章,貼在衛生署網頁上。他舉例說明,妹妹看媽媽痛苦,決定選擇安寧療護,但隔天哥哥來了就反悔了,非要急救不可。這種案例不斷發生,他希望病人住院時就有選擇權,畢竟人的能力有限,住院的結果無法預測,不要等到沒辦法做選擇。


國人常以為病人送到安寧病房,就是要被「放棄」,基隆長庚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表示,這是大錯特錯,安寧照護可以讓癌末病人減輕疼痛,擁有較好生活品質,並獲得善終。


王正旭坦承,目前的醫療有其極限,很多病人和家屬不願意接受癌症致死的事實,選擇和疾病奮戰到最後一刻,所以,到病危時還要求插管、電擊,勉強急救的做法,不只是浪費不少醫療資源,對病人也是很大的折磨,每每家屬看到病人被插管後痛苦的情景,都後悔得淚如雨下。


王正旭表示,醫師需要更積極主動的告知病人和家屬,讓大家了解安寧療護的模式,因為,末期癌症病人即使再以任何積極的治療,還是難逃一死,安寧照護是整個醫療團隊協助,目的是控制病人的症狀,病人不會有被遺棄的感覺。


台灣安寧緩和護理學會理事長趙可式強調,安寧療護要讓「病人善終,家屬善別」。她曾碰到一位十五歲的兒癌患者丞丞,罹患癌症六年,腫瘤擴散全身,因癌細胞蔓延,便秘三個月,腸子裡都是糞石,一吃就吐,脾氣很壞,照顧他的父母成了出氣筒。父母心力交瘁,要求轉到安寧病房。


他在往生前十天住進安寧病房後,病房的護士以橄欖油配合腹部按摩灌腸,清出了滿馬桶的糞石,丞丞終於有胃口吃東西。趙可式還教丞丞父母,如何和孩子談生死,父母依丞丞的心願,替他在病房外開了一個小畫展,丞丞最後在愛中離開,父母也減少遺憾。


目前全國有卅七家醫院、五四一張安寧療護床提供住院安寧,另外,有六十四家院所提供安寧居家療護,由醫師護理人員、社工等定期訪視,給予病患疼痛及症狀控制及緩解。
=========================================================
署長的話,似有道理...從經濟角度來考慮的話.


其實署長的話講白一點,就是說癌末等於死定了,該走時請走漂亮一點,爽快一點,不要浪費健保資源還急救啥的.你病人也痛苦,我署長也痛苦哪~(你本就該走的人又多花了一天健保給付,又多佔了一天健保床,唉...國家的錢浪費啊,可惜啊.).



得癌,被宣布剩幾個月的生命,多活了數年.這種情況經常可見.這其中也有一度病危的,後來暫時搶救回來.

原來這些病患接受搶救,醫者施行急救,都是浪費生命.署長的話,是要讓大家明白這個道理.


然而這是生命問題,不是經濟問題
.生命的最後尊嚴,原來是可以用百元千元來道盡!

有些人,雖然癌症病重,但希望多活一點時間也好.有的是為了當其他家人的心理支柱,有的是希望稱道能看到兒女的婚禮,有的是希望能撐到見遠方趕來家人最後一面.有的是為了其他原因,有的則是沒有原因,就是不想死.

有原因的,請問署長,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同他們有權接受急救,不是浪費醫療資源吧?

但是署長,沒有原因的癌重症病患,這些人還不放棄急救權利,就是在浪費醫療資源了?
人只是想單純活下去,為何是浪費生命?難道癌末的人比較卑微,沒價值,賤?

署長另外提到,有些家屬一開始照顧病患,後來病程拖長,家屬開始心生厭倦.這個叫由愛生恨.

實在很想請署長去學好邏輯學.

重病患的生命是否想延續下去,原來得視病患家屬是否希望病患活下去或是趕快死而定?

署長,生命權是在病人自己身上耶.

今天署長講的,有些家屬不耐煩照顧家中病患,這是事實,更應該說"大部分"家屬都討厭老人,病人,甚至恨不得他們早點死.因為照顧老人,病人很累,很煩.也因為他們早點死了,遺產就可早點入袋為安.

這種人我在工作中看太多了.


可是拿這來支持"急救浪費生命論"作為佐證,真是太可悲了.署長居然想把人類負面的情緒,合理合法做為消滅浪費健保資源重症患者生命的工具!

署長剖析這個問題的角度,完全物質論,完全冷血.他可以當一個好的經濟官僚,但做為一個生命官僚,絕對失格.

癌末生命,流浪者生命,其他更卑微者的生命,他們的命和署長這種有智慧有品質的生命,要何從比價值?答案在經濟,
從經濟角度來看生命問題,這,就是我們的衛生署長啊.

百姓活著,在署長看來,就像工蟻,兵蟻,各有其功能,貢獻社會.一旦功能喪失,人就該趕緊入土,以免浪費社會一點一滴資源.

這就是公衛學者的嘴臉.

公衛學者,一輩子在統計數字,圖表上打滾.他們學的是統計學,公衛就是統計統計再統計."數字"對他們來說是親切的,"病患"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病患的七情六慾,病患家屬因家人生病而產生的複雜反應對他們來說是全然陌生的,因為那不是科學,不是他們用生物統計學,流行病學能統計能分析的.




我贊成人應該趁清醒時先簽拒絕急救同意書,或者告訴家人自己的心願.
因為我看過太多久病床前無孝子,或是兒女拿到家產後就趕快把父母趕出門的例子(誰叫傻父母要幫兒女省遺產稅).
我自己已經先跟家人說好了十成死了九成,就別急救了.

相較於國內人權鬥士拼命(拼別人的命)爭取死刑犯的人權,這則新聞更是有諷刺到位.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en91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 積分: 813
 . 精華: 1
 . 文章: 2836
 . 收花: 6899 支
 . 送花: 2645 支
 . 比例: 0.38
 . 在線: 1950 小時
 . 瀏覽: 8102 頁
 . 註冊: 6996
 . 失蹤: 436
#2 : 2010-5-28 09:28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引用:
ALIEX寫到:
道德和理性的問題...但都吃不飽了(財務黑洞),道德的用處是???

如果真的覺得道德重要,那麼:
1.道德高的人自願性多繳健保費(沒看過有人這麼做...)
2.提出更好的改革方案(或許有人正在做??)

如果高道德的人至少有做上述任一點(或其他方式),那麼他的批判才是穩的註腳的,我覺得

畢竟道德如果只是嘴上說說,那麼將是形上的,毫無實質意義

[ALIEX 在  2010-5-28 07:04 PM 作了最後編輯]

不知道怎樣的人才算是有資格花國家健保支出的人?健康的人,年輕的人?學歷高的人?收入高的人?稅繳得多的人?

不知道怎樣的人花了健保經費算是浪費國家資源?快死的人,太老的人?病太久太重的人?身心障礙的人?街頭流浪的人?

不曉得怎樣的人算是道德高的人?以大哥(姐)您為標準?還是以現任衛生署長為標準?

沒資格花國家經費看病的人生病了,受傷了,您打算怎麼處置他們?丟在路邊喘?還是直接扔焚化爐?

依您所謂低道德標準的分類,算是沒資格花國家經費的那種早產或多重障礙新生兒在產房誕生了,依您見解,是該直接丟太平間還是塞回媽媽肚子裡請媽媽砍掉重練???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en91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 積分: 813
 . 精華: 1
 . 文章: 2836
 . 收花: 6899 支
 . 送花: 2645 支
 . 比例: 0.38
 . 在線: 1950 小時
 . 瀏覽: 8102 頁
 . 註冊: 6996
 . 失蹤: 436
#3 : 2010-5-28 10:48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引用:
ad5747寫到:
噗~~
標準的標題殺人法
重點明明就不是那個

"他希望病人住院時就有選擇權,畢竟人的能力有限,住院的結果無法預測,不要等到沒辦法做選擇"

樓主拉拉渣渣一堆
想必也沒看完全文吧
你說的跟陽志良表達的明明就同一件事
別抓了一點語病就一直放大這樣跟蠢媒體還有無腦政客很像喔

[ad5747 在  2010-5-28 01:19 PM 作了最後編輯]

我跟著公衛學者出身的老闆,幹過幾年小小職等的公務員.老闆待我不薄,批准我在職進修,還拿全薪.我感激老闆,也很替老闆爭氣,辦過幾件讓他大大露臉的實事,解決過幾件讓他頭大的小小疑難雜症.

我從求學階段就對公衛學者無法抱持好感.

幾年下來,即使資質愚魯,也看著老闆說了不少話,做了不少事. 我對於公衛學者的看法,還是無法好轉.

老闆是好人,但公衛學者出身的人,有他們一貫的為官處事之道.這個道,我不喜歡.因此,老闆後來親自跑來出席我婚禮,嚇了我一跳.席中致詞力邀我更上層樓,又嚇了我更大一跳.

但最後我還是向老闆說抱歉,辭了公務員,跑出來自己混口飯吃.

學公衛出身的人,做官的直覺都很敏銳,忠厚老實這四個字絕不適用.

公衛學者出身的人待部屬,則像知名企業的董座一樣,加班加到飽,所謂責任制是也.有疑難雜症,要隨CALL隨辦.辦事不分大小事例假日,一旦交辦,部屬非得使命必達.否則輕則斥責疏遠,重則左遷懲處.

成功,老闆居功,這本來就無可厚非.但是出包,一定推給底下的人頂缸.這可就有點讓人感傷.律下嚴沒關係,做部屬的人自我要求高一點就行了.但是自己出包卻棄卒保帥,底下的人就難免兔死狐悲,怕哪天突然也莫名其妙變成代罪羔羊.

公衛學者研究生命數字而不研究生老病死.對於人生老病死的百態,觀察恐怕還沒有理髮店的師傅來得深入.理髮師傅整天幫各種人理頭,聊著聊著就有機會了解各種的人的病痛,傷痛,老痛,貧痛,死別的痛.而這些人的生命對公衛學者來講只是一些統計數字,一些公式,一筆保費收入和一筆預算支出.

叫他們來管理跟人生老病死有密切關係的衛生署,做出的反應當然也是機械而冰冷.只求帳面讓上司滿意,數字讓下民無法反駁.

因此,現任衛生署長會說報導上寫的那些話,根本不足為奇.他們心裡就是這樣想的,也是那樣教學生.其他公衛學者(包括我前老闆)只是沒機會站上署長舞台發表他們看法而已,否則,其他公衛學者也會講跟楊署長同樣的話.

就是因為知道公衛學者是那種性格,所以我寧願辭公務員出來吃自己.

紅字那兩句您先收著自個兒用.我多嘴,言多必失,總有一天你扔給我,我會寫不出這麼一大篇.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en91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 積分: 813
 . 精華: 1
 . 文章: 2836
 . 收花: 6899 支
 . 送花: 2645 支
 . 比例: 0.38
 . 在線: 1950 小時
 . 瀏覽: 8102 頁
 . 註冊: 6996
 . 失蹤: 436
#4 : 2010-5-30 10:58 A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引用:


以您所提的現象
其實是一種官場的文化  而非公衛學者的特性

只要是能在官場上殘存下來的勝利者,都懂得官場文化.
醫師,護士出身的人站在官場,一樣是官僚.

可是,醫師,護士出身的人,畢竟因為求學中,受訓練階段中所受的教育,在醫療工作中大量接觸病患,潛移默化,會有不同於公衛學長出身的氣質.用老師的話講,那叫尊重生命的態度.

即使是在心中只佔一個小角落,其他大部分是為官求發達之心,也會不由自主影響到這個官說話,做決策.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2 10:58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6254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