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閒聊]《清明》   字型大小:||| 
horng
白銀驢友
等級: 15等級: 15等級: 15等級: 15等級: 15
cook

十週年紀念徽章(六級)  

 . 積分: 1414
 . 精華: 1
 . 文章: 1495
 . 收花: 12668 支
 . 送花: 113298 支
 . 比例: 8.94
 . 在線: 4592 小時
 . 瀏覽: 75725 頁
 . 註冊: 7165
 . 失蹤: 112
#1 : 2007-4-5 05:28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考古一下
文建會
清明節的由來:

一.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
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
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
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
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
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
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
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
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
根據《荊楚歲時記》中說:離冬至一百零五天有大風暴雨,稱這一天叫做「寒食」,
要禁火三日,由於寒食節的日子與清明的日子相近,因此古人在寒食的活動,往往沿續到清明,
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沒有什麼區別了,而到今天寒食節更已經被清明節所取代了。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
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
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
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早在夏朝之前五百多年的黃帝時代就有「寒食」節,這是古代的傳說,
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周禮「司炬氏」就是負責在仲春,用木鐸警告人民小心火燭,
以免天乾物燥發生火災及森林大火,後來演變為禁火一個月,徹底防患火災,
因此在這個月內所吃的食物都是乾糧冷食,所以叫做「寒食」節。
後來又發現人民吃一個月的寒食,有害健康,人縮短為三天,
所以又叫「三日節」或叫「古清明」,在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為寒食節。
必須早上拜公媽,再到墳上祭祖,這一天是為「死」人而祭,所以叉叫「死節」。
直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由於河洛漢人逐漸被胡人逼到南方,祖先的墳墓也隨之南移,
漢人一直想打回北方故土,每年祭祖也就格外重要,尤其為了分辨「漢胡」,
加強掃墓祭祖,使掃墓習俗成為大規模的集體行動,於是寒食節演變為清明節


關於寒食

有一則感人肺腑的古代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
在大臣介子推的保護下,流亡國外。
有一天,他們在一座大山裡迷了路,幾天幾夜沒吃上東西,
重耳餓得頭昏眼花再也無力走動。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塊肉,用火烤熟送給重耳。
重耳吃完後問肉是哪來的,介子推告訴說是自己腿上的肉。
重耳感動地說:“你這樣待我,日後我怎樣報答你呢?”介子推說:
“我不求報答,但願你不要忘記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國家的方法,
希望你以後做一個清明的國君。”
重耳流亡後的第十九年,終於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他把流亡時期跟隨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賞了,唯獨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

於是,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
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
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
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著個柳樹樹洞,
洞裡好像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離開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穿在腳上,
望著它哀嘆:“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
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著復活的老柳樹,
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
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對有功不居、不圖寶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
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
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
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二. 清明節的習俗:1. 掛紙:
「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
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
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
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
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
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
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傳說故事(說明性故事)  
有關清明節的由來:相傳在秦朝末年,漢高祖劉邦和西楚霸王項羽,大戰好幾回合後,
終於取得天下。他光榮返回故鄉的時候,想要到父母親的墳墓上去祭拜,卻因為連年的戰爭,
使得一座座的墳墓上長滿雜草,墓碑東倒西歪,有的斷落,有的破裂,而無法辨認碑上的文字。
劉邦非常的難過,雖然部下也幫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黃昏的時候還是沒找到他父母的墳墓。
最後劉邦從衣袖裡拿出一張紙,用手撕成許多小碎片,緊緊捏在手上,然後向上蒼禱告說:
「爹娘在天有靈,現在風刮得這麼大,我將把這些小紙片,拋向空中,如果紙片落在一個地方,
風都吹不動,就是爹娘的墳墓。」說完劉邦把紙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紙片落在一座墳墓上,
不論風怎麼吹都吹不動,劉邦跑過去仔細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劉邦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請人重新整修父母親的墓,而且從此以後,
每年的清明節一定到父母的墳上祭拜。後來民間的百姓,也和劉邦一樣每年的清明節
都到祖先的墳墓祭拜,並且用小土塊壓幾張紙片在墳上,表示這座墳墓是有人祭掃的。

2. 培墓:

民間清明節掃墓可分成兩種儀式,即「掛紙」及「培墓」。
「培墓」也就是「掃墓」,又叫墓祭、祭掃或上墳,就是修墓與祭拜。
一般俗信,祖先的墳墓和後代子孫的興衰有很大的關連。
因此,富有的人家年年「培墓」,而一般的人家除了吉凶葬的前三年要「培墓」外,
其他則視情況而定。「培墓」的時間多利用清明節前夕,將墳上的雜草清除,
並加以培土整修,如果墓碑上的字體模糊不清,則必須用銀硃重新加以描寫,使其煥然一新。
祖墳整修完畢後,開始祭拜。祭拜時,在墓前供奉牲禮(三牲或五牲) 、刈金、壽金、燭等、
或十二道菜蔬(如韭菜、魷魚、春干、甜菜、甜芋、肉脯、蒿菜,蓮子、棗子、竹筍、豬腸、苜頭)
和粿類(紅龜粿、鼠麴粿或草仔粿)及刈金、銀紙、往生錢、燭等;若是新墳,則必須供奉五牲
(如豬頭、雞、鴨蛋、麵粿、紅龜粿),祭品擺好後,點香向后土(墳墓的守護神)祭拜,
婦人要在新墳前哭號,禮拜完畢,先燒刈金、壽金給后土,再燒銀紙等給祖靈,
紙錢燒完後,在紙灰上灑酒(稱為奠酒),最後鳴炮禮成。

在收供品離開前,要將雞蛋、鴨蛋在墓碑上打碎,將蛋殼丟在墳上,
象徵「脫殼」或「蟬蛻」,表示新陳代謝。從前,還有將紅龜粿、麵粿
分給當地的小孩子吃的習俗,稱為「揖墓粿」(又稱乞墓粿、印墓粿),
象徵「祖德流芳」。臺灣民間習俗若是家有長子如娶媳婦、添丁生子或置產等,
一定要培墓,往昔在培墓時都要點「姓氏燈」,在祭拜之前於墓前燃燭祭祀後,
不要熄火,將它小心的放在燈罩內,沿途不可使其熄滅,一到家裡,
立刻把燈放在祖先的靈桌前,相傳這種小燈,具有「添丁發財」的含義,
如果在回家途中一路不熄,則表示子孫繁茂的吉祥徵兆。
現在一般的掃墓方式已經較以前簡化,大都以鮮花水果為祭品,上香鞠躬,禮節簡單隆重。


相關藝術活動

一、春祭

春祭---春祭在清明,科祭在重陽,此等風俗為中華民族「追思祖先」傳統的節日。
該日多屬於團體行動,如家族宗族;社教單位;慈善機構,
屆時均於節日內在宗親祠社或四野墳場及義葬之處,舉行「春祭」,以慰先靈。

二、賜火

賜火——「寒食」日,例不舉火,相傳為紀念介之推被焚之意,
至「清明」日始可舉火。韋莊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清明的火,稱為「新火」。且皇帝並於是日舉行「清明賜火」!

三、節蛋

節蛋——清明吃雞蛋,如同端午節吃粽子,中秋吃月餅一樣的重要,
每屆該日,此俗絕不可少。又清明節蛋,大致分為兩種,
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後者則僅供玩賞而已。

四、踏青

踏青——清明節日,婦女穿著新鞋,出行於郊原,謂之「踏青」。
因為,古時的婦女平日不可隨便出遊,當此春回大地、風光明媚之際,
到郊外領略一下大自然的景色,以解深閨之愁煩。所以,
清明掃墓不僅是對先祖之思念。一方面也是趁著大好春光郊遊一番。

五、鬥雞

鬥雞——鬥雞也是清明應節的遊戲,不過這個鬥雞是拿錢作輸贏的,
如同春節賭博一樣,不宜效法。

六、拔河

拔河——據「鄉老」傳言:唐朝中宗在清明節時,命令群臣作拔河之戲,
以大麻綆兩根再綁上十餘條小繩,叫他們分執一端,以力弱者為輸。
延遷至今,變為大規模拔河比賽,在運動上來說,頗饒意義。

七、鞦韆

鞦韆——這是一樁很古的玩藝兒,在《天寶遺事》中曾說過「宮中至寒食節,
競設鞦韆為樂,帝(指唐代玄宗)常呼為半仙之戲。」
韋莊還有「滿街楊柳綠樹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
因而導致清明處處玩鞦韆,因此也有人把它叫做鞦韆節

八、插柳

插柳——清明插柳之風,由(夢華錄)之所云「子推燕」中之一段來看,
可知行之甚早,劉克莊的詩中也有「寂寞柴門村落裡,也隨掃柳記年華」,
可見地無分城鄉,連那寂寥的山村也插上一枝青柳。

[horng 在  2007-4-5 05:32 PM 作了最後編輯]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11-22 10:19 A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6945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