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Observer寫到:
誰說沒唸大學就是被放棄?
誰說念了大學就從沒屌變成有屌?
學生只能被自己放棄,沒有人可以放棄你
雖說某些「後段班私立大學」也給了一些人大學夢
但許多學生只是去這些地方作夢混文憑
浪費國家資源
掛學網、上ptt/M01喇賽、春吶/海洋音樂祭、逛資訊展、約會打砲
不好連本魯迅、白先勇的書都沒看過
這年頭大學生啊...
等到大學這名字被玩爛
就會變成「沒讀研究所=被放棄」「研究所=普羅教育」
還好這些是我只做了一半
引用:
Adsmt寫到:
大學本來是不應該玩的,而是全心做學問,因為大學是高等教育。
以美國來說,玩是中學小學的事,沒有人想上大學玩的,理由是學費很貴,拿來玩太浪費了。
台灣把大學教育變普通教育本身就是個錯誤。
我覺得台灣是相反
姑且不論比較不會讀書的學生,對於前面一堆在衝的學生就是相反
國中高中,強制晚自習&假日輔導,剩禮拜日都被補習班撈去
搞到最後剩大學比較有的玩(在怎忙,不會比以前忙,在怎拼,應該沒以前那麼拼)
當然啦,如果想考個好的研究所,又得努力一陣子,但應該沒有人四年都在努力吧.
5%制度相信是個好的開始,可以讓一些學校退場.
至於學生,我就不知道該說甚麼了,以他們的資質或許真的不適合上大學.
[leacks 在 2009-8-9 09:38 AM 作了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