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可打印版本 | 推薦給朋友 | 訂閱主題 | 收藏主題 | 純文字版  


 


 
主題: [求助] [問題]GigaLan連線 一對一傳輸只有13MB   字型大小:||| 
killer00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今日心情

 . 積分: 823
 . 文章: 942
 . 收花: 7508 支
 . 送花: 3026 支
 . 比例: 0.4
 . 在線: 3881 小時
 . 瀏覽: 7911 頁
 . 註冊: 6816
 . 失蹤: 2720
#1 : 2008-9-4 09:33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想不到壞貓兄想的和小弟一樣,用 RamDisk 當平台,馬上就能知道是網路的問題,亦或是硬碟的問題。

小弟剛好順便測試,環境如下:

EEE BOX
    Intel Atom N270 1.6GHz
    DDRII 533MHz 2GB
    Realtek RTL8168C(P)/8111C(P) PCI-E Gigabit 網路卡
    SuperSpeed RamDisk Plus 1GB

桌機
    AMD AthlonXP 1700+ 2GHz
    DDR 400MHz 2GB
    D-Link DGE 530T、DDR 400MHz 2GB Ram 網路卡
    SuperSpeed RamDisk Plus 1GB

參數設定
    jumbo frames 設為 9K
    流量控制~關閉

網路線
    1.8M Cat.5e

測試檔案
    1GB 壓縮檔一個

結果(點圖即放大)


說明
    A. 的兩條曲線圖依序代表:EEE BOX→桌機、桌機→EEE BOX 的方向傳資料,使用工具~Windows 檔案總管。

    B 的三條曲線依序代表:桌機→EEE BOX、EEE BOX→桌機、桌機→EEE BOX 的方向傳資料,使用工具~KillCopy

測完感想
    讓我訝異的是,想不到 DDR 400MHz 的 RamDisk 居然無法讓 Gigabit 網路滿載,而且還用不到四分之一的頻寬,可能是我漏掉了什麼,不然南、北橋的頻寬也沒滿載、CPU 使用率也才六~七成,Gigabit 網路理想值也不過 128MB/s,DDR 400MHz 的 RamDisk 再怎麼不濟也不至於比它慢(再差也至少 400MB/s 以上)

    不論如何,至少我從測驗中得知:
一、Windows 內建的複製、移動不如第三方工具。
二、硬碟瓶頸絕對是關鍵之一。

至於樓主的硬體比我的更好,不像我的硬體差距太大,相信樓主測出來的結果會比我的更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快速回覆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iller00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今日心情

 . 積分: 823
 . 文章: 942
 . 收花: 7508 支
 . 送花: 3026 支
 . 比例: 0.4
 . 在線: 3881 小時
 . 瀏覽: 7911 頁
 . 註冊: 6816
 . 失蹤: 2720
#2 : 2008-9-5 11:45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小弟實測結果,可以幫壞貓兄稍微證明一下:

1. 關於下傳輸指令的電腦,會影響傳輸狀況,我測得的結果是:

    a. 兩台 CPU 等級不同,CPU 快者下指令,所得效能最好(不論當時它是作為來源或目的地)。
    b. 兩台 CPU 等級相若,由來源端下指令效能最好。

PS:EEE BOX 為目的地兼下指令時,CPU 使用率在 50~60% 上下;AMD AthlonXP 1700+ 為目的地兼下指令時,CPU 使用率在 20~35% 上下。

2. 關於 CPU 使用率,我測不出能讓它滿載的狀況(D-Link 驅動很久沒出新的了),只好留意 CPU 使用率的狀況,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a. 以第三方軟體來做複製、移動等動作,使用率最低。
    b. 如果第三方軟體有提供緩衝區這個功能,將它設為最大值有肋提升傳輸效率。
    c. 若由目的地下指令時,CPU 使用率最高。
    d. Windows 內建之複製、移動功能,傳輸效率最差,CPU 使用率最高(簡單說~就是別用它)。

3. 我用的第三方軟體~KillCopy,其中有幾項功能會直接影響傳輸效率:

    a. read boost、write boost、parallel read/write、buffer size 中,前三項勾選,第四項設最大時,傳輸率可比我昨天的圖再提升 5~10MB/s 的傳輸速率(直至傳輸結束)。
    b. 若前三項不勾選,第四項用預設值,傳輸速率會比昨天圖中數據再降個 5~10MB/s(直到傳輸結束)。
    c. 關於 a、b 兩點結論是在 RamDisk 上測得,不保證硬碟上能得到相同結果,理由有二:一、因為兩者運作原理不同;二、read boost、write boost 有在軟體說明上註明,不建議用於網路芳鄰上。

其實小弟可以加測硬碟的部份,只是今天忘記測了,等明天有空再補上結果。

PS:私下請教壞貓兄一個問題,若在短距離、低雜訊的環境下,是否如這篇文章資安論壇• 檢視主題- 請問CAT6與CAT5e的線材問題所說,Cat.5e 與 Cat.6 的傳輸速率是看不太出來差異的?

[killer00 在  2008-9-6 12:08 AM 作了最後編輯]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快速回覆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killer00
銀驢友〔高級〕
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等級: 14


今日心情

 . 積分: 823
 . 文章: 942
 . 收花: 7508 支
 . 送花: 3026 支
 . 比例: 0.4
 . 在線: 3881 小時
 . 瀏覽: 7911 頁
 . 註冊: 6816
 . 失蹤: 2720
#3 : 2008-9-7 07:27 PM     全部回覆 引言回覆

感謝 tskalong 提供 iperf 及說明,小弟也提供一下自己的數據:

EEE BOX 作為 Server 端(使用 Jumbo Frame):


EEE BOX 作為 Server 端(無 Jumbo Frame):


PS:這兩次測試,CPU 使用率的狀況是~EEE BOX 滿載、桌機 70~80%。

桌機(AthlonXP 1700+)作為 Server 端(無 Jumbo Frame):


PS:這次測試,CPU 使用率的狀況是~EEE BOX 滿載、桌機滿載。

所以,我想或許是 EEEE BOX 的關係,造成 Gigabit Lan 的數據無法再推升,改天有更好的新設備,可能就可以得知是否還有進步的空間。

至於 tskalong 兄提到的問題:

引用:
tskalong寫到:
用了iperf測速,結果...................只有慘啊~~~
A(client) to B(server)
------------------------------------------------------------
Client connecting to 192.168.11.199,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00 KByte (default)
------------------------------------------------------------
[1880] local 192.168.11.100 port 2513 connected with 192.168.11.199 port 5001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1880]  0.0-10.0 sec   313 MBytes   263 Mbits/sec
[1880] 10.0-20.0 sec   316 MBytes   265 Mbits/sec
[1880] 20.0-30.0 sec   324 MBytes   272 Mbits/sec
[1880]  0.0-30.0 sec   953 MBytes   266 Mbits/sec

平均每秒266 Mbits

B(client) to A(server)
------------------------------------------------------------
Client connecting to 192.168.11.100, TCP port 5001
TCP window size: 8.00 KByte (default)
------------------------------------------------------------
[1880] local 192.168.11.199 port 3414 connected with 192.168.11.100 port 5001
[ ID] Interval       Transfer     Bandwidth
[1880]  0.0-10.0 sec   116 MBytes  97.1 Mbits/sec
[1880] 10.0-20.0 sec   123 MBytes   103 Mbits/sec
[1880] 20.0-30.0 sec   127 MBytes   107 Mbits/sec
[1880]  0.0-30.0 sec   366 MBytes   102 Mbits/sec

平均每秒102 Mbits

奇怪,pcdvd上面那些天文數字怎麼來的


我想應該是要看[SUM]的部份:



不然,我前面測試的數據不是很離譜?對吧?


此外,我前面提到有關 KillCopy 中,有關 read boost、write boost 與 網路芳鄰的測試,結果是~沒有問題,一樣可以跑,至於效果,看不太出來,所以我想主要的功勞應該是加大 buffer 所致。

再補充一點,關於網路芳鄰,我忘了是在 PXZONE 還是 mobileX1 看到的,XP 的網路芳鄰是 Samba 1.0 版,效能並不理想(至於 Vista 用的是 2.0),所以 Gigabit Lan 用 XP 的網路芳鄰是無法發揮 100% 的效能。

所以該文章建議改用 FTP 的方式傳輸,效果會好得多,我搭配 RamDisk 做測試,效果比之前的數據都要高,大約是 iperf 的 90%~98% 不等;至於網路芳鄰,對照我前面圖片的值,大約只有 70% 的效率。

不過就目前看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硬碟上,如果無法確實提升其效能,Gigabit Lan 很難發揮實力。

我的 EEE BOX 在硬碟同時有多筆工作運作的情況下,以 FTP 做傳輸,好的時候能跑到 20~23MB/s,差的時候只剩 8~9MB/s,而以 CrystalDiskMark 測試 EEE BOX 的硬碟效能,平均大約是 29MB/s,所以很明顯,我除非將硬碟升級,否則我連現有的頻寬都無法塞滿



[如果你喜歡本文章,就按本文章之鮮花~送花給作者吧,你的支持就是別人的動力來源]
本文連接  
檢閱個人資料  發私人訊息  Blog  快速回覆 新增/修改 爬文標記

   

快速回覆
表情符號

更多 Smilies

字型大小 : |||      [完成後可按 Ctrl+Enter 發佈]        

溫馨提示:本區開放遊客瀏覽。
選項:
關閉 URL 識別    關閉 表情符號    關閉 Discuz! 代碼    使用個人簽名    接收新回覆信件通知
發表時自動複製內容   [立即複製] (IE only)


 



所在時區為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4 05:55 PM
清除 Cookies - 連絡我們 - TWed2k © 2001-2046 - 純文字版 - 說明
Discuz! 0.1 | Processed in 0.022718 second(s), 7 queries , Qzip dis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