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談談蘋果日報:
引用:
tang0988寫到:
蘋果日報
便宜又大碗是重點.....
蘋果日報對國內傳統大報——這裡特別指的是中時和聯合報——的第一個衝擊就是價格。
自由一份10元已經多年了,傳統大報卻一直堅持15元才符合成本。而這個堅持,卻在蘋果發刊後不久就打破了。
那時,蘋果剛剛站穩腳步,由推廣價5元調漲為10元的同一天,聯合報及中國時報不約而同的向下降為10元。
所以,現在蘋果日報還有便宜的優勢嗎?
引用:
因為我想過寫到:
平時是看自由的...
不過搭火車的時候會買蘋果的...
因為份量比較多...
這正是引發我好奇的起點。
一直以為,打發火車上漫漫時光的方法之一,就是消磨一本可以撐很久的書報雜誌。
可是就算我再怎麼細嚼慢嚥,一份蘋果日報在我手上也活不過20分鐘。如此怎能擔負火車良伴的大任呢?
可是我那天的心血來潮(後來變成吃驚),確實在火車上點算到超過八成的閱報者都是蘋果日報。
是不是我讀蘋果日報的方式錯了呢?
引用:
無名寫到:
在看著電視一直引用水果報及數字周刊的新聞的同時
會覺得電視新聞的品質真的越來越差了~~
無名真是觀察入微。
可怪的是,這些引用的媒體,從不肯大大方方的把水果名和數字名給唸出來,
總是用「『某』周刊」、「『某』傳媒」來稱呼
彷彿唸出來有損他們的格調一樣。
現在,「某周刊」和「某傳媒」已經成了壹周刊和蘋果日報的專屬代名詞了